我要做皇帝

〖我要做皇帝〗

第两百六十三节 不教而诛是为罪(1)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传孤的命令!”刘彻站起来:“让关中七十五县以及长安九市的‘擅权’三日后来孤的思贤苑一会,孤要与民同乐!”

“诺!”王道点点头。

汉室太子,常常都会在自己的宫苑中招待关中甚至关东的地方豪杰与名流。

这属于太子的日常活动,基本上不会让人太过注意。

但是,刘彻自打回了长安后,一直就在调阅少府衙门的文档和内史衙门、丞相府、御史大夫衙门的记载。

于是,这个农民是直接挑着米到他所想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农民出售或者购买的东西,也并非是完全拿钱的。

打个比方,某农民挑着一百石粟米来到集市。

其实,他并不是想把这一百石粟米变成钱,而是来购物的。

这样一来,他首先得先把米卖给米店,然后再拿钱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但是,大多数农民大字不识一个,这么复杂的流程,他们通常懒得去走。

简单的来说,就是上一年你这个衙门花了多少钱,下一年你能摊牌下去的杂税啊徭役什么的就是在这个框架里。

这个问题呢,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

简单的用一句话概括。大概就是,每个郡县每年衙门的修缮,道路的整饬。水利设施的维护还有衙役和差役的薪水,朝廷是不负责的,由地方官员自行解决。

所谓自行解决,当然就是征税、徭役什么的了。

譬如说,汉律规定,刍藁税的一部分可以算做地方衙门的收入不用上缴中央。

从枯燥的文档中,刘彻对平贾制度更加深入的了解。

根据少府的记载: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毋拘它所。众民卖买五谷、布帛、丝绵之物,周于民用而不雠者、均官有以考检厥实,用其本贾取之,毋令折钱。万物昂贵,过平一钱,则以平贾卖与民。其贾氐贱减平者,听民自相与市,以防贵庾者。

这么看的话,平贾制度似乎是一个物价的自我调节机制。

但实质上,这个制度比想象中复杂的多。

因为,许多交易实际上本非是钱货的交易。

而是这事情对他们有好处,突击花钱,突击办事嘛……

刘彻这么一弄,就等于给这两个衙门背锅了。

万一考绩的时候,差那么一点,刘彻闭着眼睛都能猜到他们会把责任往他这个太子身上推。

但是没办法,想要马儿跑,怎么能还不给马吃草?

“孤知道了……”刘彻点点头,这个问题他自然是早有心理准备的。

而显而易见,假如你今年花钱花少了。那明年这部分抵扣和留存什么的也就相对的减少了。

官僚们怎么会允许出现这种错误?

加之每年朝廷都会在每年岁首的十月进行考绩。

于是,跟大天朝一样,每到年底。汉室各个衙门,包括三公九卿,都会开始突击花钱,突击办事。

反正。一句话。就是死,也不能让来年衙门的日子变坏!

天朝的衙门突击花钱是为了花光预算,省得来年预算拨款不够。

现在汉室的衙门也差不多是这么一个原因。

但,汉室衙门倒不是为了向上头伸手要预算。

而是,汉室衙门的各项日常支出和薪水的发放,是从赋税里抽的。

根据刘邦定下的规矩,汉室朝廷所有衙门上到丞相府,下到地方的县衙,一切支出都应该‘量出而入’。

更加不能让自己的官帽有危险。

这是官僚的本质决定,不由个人意志而转变。

“回禀殿下,少府那边的仓库和地方都已经腾出来了,另外,还有牛车三百辆、马车两百辆,也已经准备好了,至于内史衙门那边。也都安排好了,由备盗贼都尉剧孟率领内史司曹的衙役从旁协助!”王道低头答道。

少府跟内史这么积极配合。当然不全是看在刘彻这个太子的面子上了。

刘彻只是一个太子,面子还没大到让这两个庞然大物这么积极的全心全意的协助。

第两百六十三节 不教而诛是为罪(1) (第2/3页)

“王道,少府衙门那边跟内史衙门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孤要的仓库和人手都准备好了吗?”

刘彻没办法,不得不在秋收开始之前就跟内史还有少府这两个衙门打好招呼。

因为,这马上就是九月了,九月过去,这一年就结束了。

跟大天朝差不多,每到年底,汉室各衙门就会开始突击花钱、突击办事。

阅读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