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我要做皇帝〗

第三百六十九节 无题(今天万字更新已完成)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用李广来换,窦家也不会太大的反弹。

恐怕还会乐见其成!

只是……李广向来不会站队……

万一他在关键时刻站到窦家那边,那岂非是自己砸了自己的脚?

可要不调李广,其他人又不合适。

周亚夫也好,李广也罢,都不可能与他真正一条心。一个方向。

只有这些人,才是与他休戚与共的君臣。

出去历练几个月,这些人的精神样貌,都已经大为改观。

尤其是义纵!

刘彻记得。之前,义纵还是个粉嫩嫩的正太,看着有点少不经事。不堪大用的感觉。

如今,这次回来。义纵长高了不少,人也变得壮实了许多。尤其是脸上,充斥着激扬的自信与信心。

看来,在周亚夫身边,他学到了许多!

“卿等总算回来了!”刘彻将他们一一扶起来,高兴的道:“卿等皆为朕之肱骨,此番随军,可有所得?快快与朕说说!”

剧孟与义纵于是各自从怀里取出一份被装订起来,写满了文字的书册,呈递到刘彻面前,道:“臣等受陛下之命,随军出征,陛下嘱托,臣等一日不敢或忘,此皆臣等一路所见所闻与心得体会,呈与御前,供陛下查阅!”

刘彻高兴的接过那两本厚厚的书籍,迫不及待的坐下来,翻开来看。

这两本书上,剧孟的那本偏重于两军交锋的布阵与进击,以及大军的前进与后撤。

而义纵则偏重于行军扎营以及战略布置。

他们两个,虽然都还局限在现在流行的步兵列阵交锋上。

但对骑兵,也都有着各自的认识。

尤其是义纵,他的那册书中,关于骑兵的运用与常识,占了不小篇幅。

刘彻花了大半个时辰,才算草草看完了全部的内容。

这才抬起头来。

这一抬头,刘彻就发现,义纵剧孟等人,依然保持着最初进献书册时的模样,弓着身子,一动不动的站在殿中。

他连忙道:“哎呀,朕居然忘记了赐座,此朕之过!王道,快快给诸卿赐座!”

心里面难免对王道有些不满了。

太笨了!

这样的事情,居然都不知道提醒一下他!

只是,王道终究是老人,而且是忠臣,这点小小的毛病,刘彻也就在心里埋怨一下就算过去了!

等到诸臣各自落座,刘彻就放下书册问道:“以卿等所见,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我汉家当以何兵种为主战兵种?”

这就是要考校他们究竟有没有认真观摩和学习了。

剧孟拜道:“臣以为未来十年,弩兵依然是主力,骑兵虽盛,但奈何战马、骑士难得,故此,臣以为二十年后方为骑兵主战之时,先下,还是弓弩为王!”

义纵也拜道:“臣随太尉,巡视诸军,与曲周候、弓高候各有交谈,太尉、曲周、弓高三位长者皆以为,未来,骑兵方为王,尤其是……”

义纵握着拳头道:“匈奴蛮族,屡侵我汉家边郡,汉匈迟早将有决战,臣窃以为,陛下当全力发展骑兵,这样十年以后,我汉家骑兵,当可以与匈奴骑兵交锋而不落下风,二十年后,追亡逐北,擒单于悬汉北阙!”

其他人也各自发表了意见。

大体都是觉得骑兵大有前途,而步兵迟早要沦为骑兵的辅助。

刘彻听完,也不由得点头。

毕竟都是年轻人,思维开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快。

只是这些人中,即使最乐观的义纵也觉得,汉家要二十年才可以拥有战胜匈奴的骑兵部队。

刘彻觉得太悲观了!

当年越灭吴,也不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现在,汉室已经生聚了五十几年了,再教训个十年,就该出塞了!

当然,这个事情,刘彻轻易不会透露给人知道。

他站起身来,道:“卿等皆不负朕望,朕心甚喜,我汉家向来赏罚分明!王道,宣诏罢!”

众人连忙纷纷跪下听封。(未完待续……)

ps:一万+,咳咳,好久没这么努力了~~~~~求奖励,求表扬求鼓励~求打赏~

...

“臣剧孟!”

“臣义纵!”

“臣……”

“叩见陛下,伏维陛下万安!”

“好!好!好!”刘彻看着这些臣子,满心欢喜。

未来十几年,他的江山。基本就要靠这些武将种子去保护和维持了。

起码还要十四年,平阳县的卫青。才会成年。

起码还要二十几年,未来的冠军侯才可能成长起来。

在这之前,刘彻可以依靠的,也就只有这些,还是一张白纸,未经雕磨的亲信心腹,潜邸臣子了!

这样想着的时候,七八个许久未见,皮肤变黑了。身材变壮,人也更加精神了的臣子鱼贯而入,对着刘彻,恭身跪下来,叩首道:

当天,刘彻在未央宫摆下酒宴,为凯旋而归的有功将士,接风洗尘。

席间,刘彻拍着胸膛,向将军们保证,以后拨给军队的军费以及其他各项开支,只会涨不会削!

更是博得了将军们的欢喜。

有这样信任和重视军队的天子,他们还愁什么呢?

于是,本来有些忐忑,害怕被削军费的将军们,纷纷眉开眼笑。

真是头疼!

“且先诏李广回京述职吧……”刘彻想着。

“陛下,剧孟,义纵等人已在殿外候旨!”这时候王道过来禀报。

“宣!”刘彻激动的站起身来。

这些人。可都是他当初特意放到周亚夫身边去培养的将帅种子啊!

当世论起骑兵,自然是俪寄、韩颓当以及李广了。

“把李广调回长安,担任未央宫卫尉,不知道怎么样?”刘彻盘算着。

李广是太皇太后的人,因此,这个任命,窦氏不会任何意见。

但,对刘彻却有很大的风险了。

未央宫是他的地盘,现在的卫尉窦信,他一直想换掉,但奈何没有机会。

等到散宴后,刘彻还特地留下这些将军,一个一个的请教他们前线的问题。

时而聚精会神,时而若有所思。

刘彻这位新君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更是迅速让将军们对他的态度大为改观。

将这些将军们送走以后,刘彻让人打来一盘水,好好清醒一下。

说句老实话,通过与这些将军们的交谈和对话,刘彻感觉,这些将军,其实多数并未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后世的中国,自从阿瞒干出了狭天子以令诸侯以后。

手里有兵有权的大将。谁特么还肯被这样轻飘飘的代价就收买了?

而且,重赏周亚夫,还可以告诉天下人以后别说我刘家赏太轻,罚太过了。

哥赏罚分明好吧!

……………………………………

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大步兵时代,以弩机和弓箭对射,盾甲推进,长戟交锋。

但未来,却是骑兵的天下!

轻骑纵横,一昼夜进军百里!

在那样的时代,迟钝的步兵将领,恐怕很难适应。

“朕要着手准备培养一批新的骑兵军官才行了!”刘彻揉了揉太阳穴想着。

第三百六十九节 无题(今天万字更新已完成) (第3/3页)

他的能力来理清朝野的纷杂!

更需要周亚夫来为他保驾护航!

区区一个万户侯,真是太划算了!

也就只有这个时代。才能用如此廉价的代价就换取一个如同周亚夫这样的重臣的效忠。

阅读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