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我要做皇帝〗

第六百九十节 文治(1)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不过,还是有个缺点……”刘彻心里琢磨着:“以后,朕当把太子或者候补太子也加入到学习杨朱思想的序列之中……”

“这样应该就不会出现元成哀那样的傻货了……”

转念一想,似乎又有些不妥。

让太子或者准太子也来学杨朱,岂非是主动增加宫廷政变跟的几率?

想想看,一帮以自我主义跟本我主义,‘不以天下为累’的儿子,看着坐在御座上的皇帝老子迟迟不死,他们会多么心急?

“太学,设一太学令,总揽太学诸事,为以示国家崇文之心,太学令比两千石,令下设左右太学丞,主辅佐太学令,沟通太学内外,太学丞比千石……”窦彭祖念出来的话,顿时就引发了全体博士官们的热衷跟热情。

虽然当今天子玩出了全新的两千石博士官体系,给足了许多饱学之士的面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常窦彭祖,站在殿中,拿着一本书册,滔滔不绝的跟朝臣们介绍已经经过天子认可的太学构架草稿。

至于为什么是太常宣读?

因为在汉室,太常除了管祖宗宗庙陵寝跟神庙事务外,还管一切跟礼法有关的东西。

目前汉室的博士官们,就是太常下属。

按照传统,太学这样的国家文治中心,自然是归太常管的。

只是不知道,最终双方的结局会不会落得跟杨墨一样的下场?

刘彻将这东西带来,本意是以备万一,博士们硬是要硬脖子,那他就将这个竹简的内容透露一点出来,将它作为一个杀手锏跟核武器使用。

当然,这种手段,能不用最好别用。

因为它是双刃剑。

文人士大夫怕不怕杨朱学派复活?

不打出狗脑子才怪!

“朕还是自己动手罢……”刘彻心里想着“写一本类似太祖思想语录那样的简单直白的执政思想理念跟心路历程介绍,或者,可以让司马谈加入进来,帮忙记录一下,写成一个类似回忆录的玩意?”

刘彻觉得,这个主意可以一试。

这个时候,朝议已经自动进入了下一个议题。

也是士大夫们最关心的太学问题。

极端自我,自私,自利。

只要有利于朕的。不拘道德、立场、节操,全部都能接受,不利于朕的。哪怕说的再天花乱坠,也给朕去死!

甚至。刘家天子,走的比杨朱学派的论述内容还要远。

他们在杨朱的论述基础上。更进一步。

杨朱说‘不以物累’,刘氏已经达到了‘不以天下累’的境界。

当然怕了。儒法黄老墨,没有一家不怕的。

但皇帝更怕!

不然老刘家也不会连续数十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打压和清理一些疑似杨朱学派的官员跟言论。

甚至。是以宁肯错杀三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的态度。

所以,庄子的徒子徒孙,纷纷躺着也中枪,常常被误杀。

就问皇帝怕不怕?

说起来也是让人唏嘘。

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

刘彻知道,两千年后的,将会重演战国时期墨家与杨朱学派争霸的故事。

只不过对战双方换了个马甲而已。

因此,用这个来威胁、要挟诸子百家,其实,是下下策。

不到最后关头,撕破脸皮的时候。刘彻绝对不会使用。

刘彻将那卷竹简偷偷的通过自己的袖子,递给身旁的一个小宦官,然后,这个小宦官马上就心领神会的将之装到一个盒子里。

说起来很搞笑,老刘家不许其他人阅读和学习杨朱学派的理论和思想,但,每一位刘氏天子登基后,除了拜祭太庙,就是阅读这几卷杨朱学派最后的遗留。

后来宣帝所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的这个霸王道的总纲,就是杨朱学派的核心论述。

第六百九十节 文治(1) (第2/3页)

因为这卷竹简上的文字,在这西元前的汉室,就像是后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资本家的天敌《资本论》一样可怕危险且恐怖的敌人。

这些文字,在数百年前,曾经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猛烈的思想大辩论。

即使以刘彻的眼光来看,这上面叙述的思想跟内容,也是危险至极,无比可怕的内容。

一个推崇极端自私本我,自利,崇尚自我本位主义,通篇自由主义跟自我主义,无视社会道德秩序,纲理伦常,不认过程,只看结果的学派。

阅读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