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我要做皇帝〗

第九百四十节 狗大户们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与他们相比,哪怕是长安的列侯里最败家的纨绔子,在壕这一项上,也是大大不如!

而包括这些国王和首领在内的贵族大臣,现在,人人都大腹便便。

尤其是沧海君金信,几乎都成了一个大胖子。

那腰围,连绶带都有些束缚不住了……

刘彻看着这些家伙,微微抿了一口酒。

更何况,汉家还传授给他们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方法,并教导他们建立坚固的房屋和温暖的火室。

使得他们远离了冬天的严寒和饥饿。

而汉家商队的到来,则将他们过去完全用不上的皮毛、人参以及东珠等等,统统变成了财富。

哪怕是下层的贫民,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过上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就别提上层的贵族了——哪怕是最没出息的那个,把祖传的东珠和皮毛收拾收拾,也足够他过上一辈子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韩国和真番国,也因为汉室的到来,受益匪浅。

首先,先进工具和技术的传播,使得他们的土地产量大增,其次,安东境内旺盛的‘派遣奴工’需求,让他们的贵族和国王,一夜暴富。

躺着也能数钱的日子,谁不想要?

至于下面的泥腿子和奴隶的死活,他们这些老爷才懒得管呢!

反正,以前这些泥腿子和奴隶,在他们国内,也是要****夜夜给老爷们劳作和服务的。

现在,去帮助****爸爸建设美好安东,也属于正常。

现在,每年数以万计的‘派遣奴工’,为真番和韩国甚至濊人,创造了数不清楚的利润。

以至于贵族们,哪怕坐在家里,什么事情也不做,也能吃的肠肥肚满。

刘彻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的情况。

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

现在,整个安东都护府,除开刘明的朝鲜王国外,在实际上,每年汉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家的农业技术和耕作技术,全面领先了这些小国小族。

那些在这些人过去眼里完全不可能跟神话的东西,在汉家手里变成现实。

旁的不说,每年的黑水河捕捞,就是一场巨大的盛宴。

汉家的楼船衙门,在一个夏天的捕获量,几乎相当于过去濊人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捕获量。

哪怕只是吃些下水和边角料,濊人的部族,也不会挨饿了。

这些过去茹毛饮血,过着半原始半奴隶生活的部族和王国,一夜之间,跑步进入封建帝国主义。

这等于是开挂了。

这也就罢了。

毕竟,主义什么的,又不能当饭吃。

问题的关键在于,汉室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命运。

但在现在,这些人与他们的贵族臣子们,都是华服宽袍,冠带齐整。

许多人的腰间,都已经系上了宽大的绶带,绶带之上,装饰着黄金美玉。

沧海君金信,甚至在自己的腰上的绶带上,装饰了一排的珍珠。

这些都是产自黑水河里的宝贝,价值不菲。

在长安,一颗就要十金。

今天的韩国、真番、濊人,就算汉朝拿着棒子往外赶,他们也会哭爹喊娘的要求留在中国,成为大汉臣妾。

没有别的原因。

仅仅因为利益两字。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当汉室将势力和军队,延伸到安东全境,并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发达的社会制度以及文明后。

而真番王刘忠汉,也不遑多让。

比起韩王萁准和沧海君金信,他似乎更爱黄金。

他配着一柄黄金铸造的长剑,手上也把玩着一个纯金铸造的玉龟器物,身上的朝服,更是用了金线。

而他们的臣子,也是尽显‘壕’之一面。

几乎所有人都穿着名贵的蜀锦,用着美玉和宝珠做饰品。

但金信一口气在自己腰上别上了数十颗。

而且每一颗,都大如卵石,圆润有泽,是东珠中的极品。

而韩王萁准,也不落下风。

他穿着一件产自蜀郡,用着最好的蜀锦和最好的工人,编织出来的宽大朝服。

冠琉之下的珠子,一颗颗亮闪闪的,全部是以白银铸造而成。

与两三年前相比。

韩王萁准和真番王刘忠汉以及沧海君金信,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刘彻现在都还记得,当初,他还是皇子时,真番王刘忠汉与韩王萁准,带着一票小弟,来到长安,朝觐汉天子。

那个时候,他们就像一群乡下来的土财主一样,浑身上下都土里土气,甚至还有人留着一些夷狄生活的印记。

譬如文身,譬如在脸上涂得花里花俏的。

这可比黄金贵多了!

要知道,在中国,黄金虽然是上币,是硬通货,但白银更加珍贵。

因为中国几乎不产白银!

自战国至今,白银的价格就一直倍于黄金。

更何况,他还在自己的脚上的步履上,镶嵌了整整一排的海珠,浑身上下,都写满了‘壕’。

第九百四十节 狗大户们 (第2/3页)

这样,不管希腊人马其顿人和罗马人信不信。

反正刘彻和他的子孙后代应该是相信,西王母居住在大秦的神话。

………………………………

翌日,刘彻亲自在宣室殿设宴款待,跟随薄世一起来到长安,朝觐他的外藩诸王。

阅读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