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四百一十节 河套的开发(1)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完,邵荣就坚定不移的迈开脚步。

他害怕,再这样,他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就要崩溃。

他一路向前,一直走,一直走到身后母亲的哭声再也听不到了。

他这才长长的叹了口气。

两行眼泪,却在不知不觉之中流了下来。

“吾要告知尔等,这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穿着甲胄的军人,走到了众人面前。

邵荣和他的伙伴们,连忙安静下来,并且立刻排出了整齐的队形,昂挺胸,争取将最好的面貌,展现给这位从郡城来的军人。

这军人在众人面前走了几次,将邵荣等人全部打量了一番,然后才满意的点点头。

“圣子开恩,怜悯尔等边民,生活不易,无有田宅,为免尔等走上歧途,圣命特许尔等自愿前往河套之地屯垦、受训!”这军人带着些傲慢的口吻道:“事先与尔等明,这屯垦团,若是入了,就如军中,一切以军法从事!”

“每日日出而起,受其军训,食后劳作,至夜幕方得归营,所有人皆需服从军法和管制!”

都是与他年纪相差不大的年轻人,甚至有许多人,邵荣都认得。

基本上,这些年轻人都是本乡的庶子、次子,不能继承家业,只能自寻出路的人。

而且,很显然,大家选择的出路,都是相同的。

年轻人到了一起,自然免不得打打闹闹。

过了一会,游徼所的大门被人打开了。

然后,他就背起包裹,拿上母亲今早上做好的几个面饼,推开了房门。

在门口,邵荣看到了自己的父亲,闷不做声的蹲在门槛上,叹着气,而母亲则抱着刚刚出生的幼弟,在一旁抽泣着。

这让邵荣一时间竟然挪不动脚步。

但他知道,自己不得不走。

大兄在去年就已经成家了,还生下了儿子。

一直走到村口,邵荣才停下脚步,最后一次回望了家乡的模样,并将之深深的记忆到大脑之中。

他知道,自己永世也不会忘记今此刻的情景。

………………………………………………

半个时辰后,邵荣走到了乡中的游徼所。

这里,已经集合了大约三十多个人。

准确的,只能传给长子。

而庶子,则只能也必须去自寻出路。

不然,若一大家子,都只靠这百亩甚至不到百亩的土地,全家都要挨饿。

“阿仲啊……”父亲站起来,扶起邵荣,叹了口气,拍拍他的肩膀,道:“路上心,到了那边,给我捎个信……”

邵荣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来到母亲身边,望着已经渐渐老迈的母亲,他再次跪下来,重重的磕头,拜道:“儿子将要前往河南,母亲大人,还请多多保重!”

在北地边郡的农民之家,当长子成家后,已经成年的弟弟,就要去自谋生路,自立门户。

这既是官府的需求,也是人民的传统。

北方人也就已经习惯于此。

再怎么不舍,再怎么不愿,邵荣也必须离开父母,自己去闯荡世界。

他背着包裹,走到父母面前,重重的跪下来,磕头道:“父亲大人,母亲大人,不孝子今日要出远门,但求泰一庇佑二老!这三五年,儿子恐怕都不能按时回家探望,还请二老恕儿子不孝!”

家里面不可能也没有那个条件,让自己可以顿顿吃饱。

更别提隔三差五,吃些肉食了。

而他要长高、长壮,长结实,就必须吃饱肚子,甚至必须吃肉!

而想要吃肉,就只能富贵险中求。

将包裹包好,邵荣再一次审视了一下,这个自己生活了十八年,简陋但温馨的家。

着他就连磕三个重重的头。

他母亲见了这个场面,哭的更厉害了。一个劲的拉着父亲的衣袖,企图做最后的哀求。

但父亲,却只是一个劲的唉声叹气。

没有办法,这就是边郡底层农民的现实。

家里的土地,只够养活一家人。

第一千四百一十节 河套的开发(1) (第2/3页)

,为大军输送粮草,捞了些赏赐。

家里的生活,才稍微宽松了一些。

让他不至于饿肚子。

但,邵荣更知道,弟弟妹妹,长的飞快,很快,他们就会需要更多的食物,更多的粟米。

阅读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