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第四百七十七章 税收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后世很多国家政府,都会举债,即便有盈余,也不会很多,更不会存起来。都会花出去。

钱是要花出去的,政府存下那么多钱做什么,你说留一些是预备,存了这么多,难道天下无事了?

对,或许能存下那么多,真的是天下无事。可是现代政府,有因为天下无事,就拼命存钱吗?

钱是要花出去的,科技发展要钱,军备要钱,更重要得是,经济建设要钱。试想,如果现代政府跟古代朝廷一个观念,天下人能吃饱饭,没有战争,没有天灾,就紧紧抠着每一分钱,会发生什么事?

谁来建设?没有路,就没有畅通得交通,没有畅通得交通,哪来得商业发达?此外,医疗问题,老人安养问题,你想像一下,要是政府啥都不管,就管收钱,管赈灾,什么建设都不做,一分一毫都死扣起来,会发生什么事。

他是不知道文景两帝,有没有修路,也许有,但是历史上没记载。只是,即使不修路,能做的事情也太多了。

像李忱,现在有一点钱了,就有很多事情要做,他要普及医疗,这几年不断招收太医院得学生,有一些可以开始实习了,李忱打算建设一些平价得药局,一方面给他们有实习机会,一方面让百姓看病可以便宜一些、方便一些。

李忱打算普及义务教育,希望有一天能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把唐代的识字率,提升到十。最好是百分百,虽然那不太可能,可是人总要有目标。朝廷也要有目标。

还有他要修建灌溉沟渠,唐代关中地区,有两条大型灌溉用的沟渠,一为龙首渠,一为郑白渠。郑白渠是秦代郑国渠,和汉代白渠得合称,两个沟渠合起来,可以灌溉大概八万亩地。

可是,日积越累,早就慢慢不如当初得面积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沿途被一些权贵,设立了水车,还不少水车。不管怎么整治都没用,即便三番两次下令拆除,过没多久又死灰复燃。

可是,那些积累,却是没必要得。首先,仓库积到那么满,粮食都烂掉了,为什么不拿出来处理掉?拿来喂猪,拿来酿酒?

李忱就这么做了。他登基以来,厘清赋税,把超额征收得部份,回归正常。所谓超额征收,就是那些原本用来储备灾荒得粮食,回复原本得用途。本来之前朝廷用度紧缺,这些都被征用了,也没人在意。如今李忱算是把他正常化了,拿来狙击那些刻意囤积粮食,哄抬物价奸商得粮草,就是常平仓。

不过,粮食堆久会坏,这是定律。所以,李忱规定了,仓库每年清点,陈粮会拿出去卖掉,朝廷会公开拍卖,看你是拿去喂猪、鸡,还是拿去酿酒。

此外,有紧急调用,也是从陈粮先处理。因为基本上屯得都是南洋来的大米,所以以三年为限,超过就要处理掉。

此外,还有钱,最重要得还是钱。李忱现在才有了些积累,当然不会存起来。粮食只是个例子,李忱对那种得不屑是来自后世得政府。事实上,如果你对财政有足够认识,也会跟李忱一样,鄙视这种吝啬得行为。

李忱整治了渭河河畔,密密麻麻得水车,后来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四百七十七章 税收 (第1/3页)

李忱,也不是完全蔑视文景之治,毕竟那个时候汉代确实需要休息,两代皇帝,也做了很多事情。

只是,李忱对那种仓库里堆满粮食,堆到都烂掉了,财库内得铜钱,堆积到用来串铜钱得绳子都腐朽,很不以为然。虽然没有这些积累,汉武帝也无法做出巨大功业。

可是,唐玄宗,登基以后也没什么积累,登基以后就开始找财源,照样开边。唐初,唐太宗更是窘迫,照样痛打了突厥。

那种累积,根本是一种浪费,不是什么让人羡慕的事情。无为而治,听起来很不错,让百姓休息,减低征收赋税,三十税一,还让徭役降低到两年,甚至三年一次,对百姓来说,确实是德政。

阅读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