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

第四百九十九章 广设中小学 讲故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财政困难,又要推广教育,这种事情越早越好。凡事,该做就做,不要拖。他已经耽误了些时间,其实一上台就该做了。

人们总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育这事何尝不是。当初日本人战败,敢把全国财政收入一半,拿来办教育,连公务员薪水都发不出来,他岂能用财政困难这里由推托。

再者,他思考良久,觉得自己进入一个误区。办教育,最重要得是什么?不是教室,是学生,是师资,是教材,教室反而是最末端得。

中国人办学校都有一个误区,海峡两岸都是如此。总是把钱花在一些硬体上,设备要最好,教学楼要最大、最新、最美观。校园占地要大,诸如此类。

可是,这些是教育需要的吗?最重要得是,要有学生,要有老师,要有教材。他把钱花在建学校,有什么意义?哪里学校不是学校,为什么学校一定要富丽堂皇。

有老师,有学生的地方,就是学校。学校不重要,最重要得根基是,聚拢学生,有老师教,然后是教什么得问题。学校?以后有机会再建好了。等日后财政宽裕了,要建学校再建学校。

看那非洲落后国家,用草屋搭一搭,一面黑板,就是学校了。他们哪有什么教学大楼,连教室都破烂不堪。没有教室就不用学了?

所以,他把普建学校的事情,交给道观。道观拿个光线好,坐的下学生的殿,不管他拜什么,能遮风避雨,能让学生专心上课就好。这样,他就只需要准备教材就好。花费会少很多。

至于道观会不会趁机参一点水货,把道家典籍传授给那些学童,他也不管。当初交给道家,也未尝没有让他们趁机推广道家思想得意思在。因为他在道家思想中,参了很多维护生态,探索世界得奥秘得很多观念。

什么天人合一啦,破坏自然将来自然会反扑,一切罪恶又会回到人类身上。还有,要探索这宇宙得一切,才是道,探索越深,越契合大道。万事万物皆有道…,算是为科学研究铺路了。

这学校根本不求什么学生能考上进士什么,对学问要求根本不大。吕洞宾觉得这不难办,只要朝廷有教材,给地方得道士、道童,作些培训,不要连照本宣科都念错,就没问题,他就答应了。

吕洞宾,李忱不知道他是不是历史上那个鼎鼎有名得吕洞宾。会选他,还是冯惟良推荐。李忱甚至最初不知道有这个人。

会选他,除了他对道家典籍,颇有研究外,就是他功名心思比较热切。他曾经几次考过科举,可惜都落榜了。也就是这样,才会去学道,还学有一点成绩。

会推荐他,也就是这个人心思比较热切,冯惟良自认为是闲云野鹤,他的几个弟子差不多是如此,算是技术人,帮忙参与编篡典籍,研究道家经典还成,真要管人,他受不了。

李忱本来也就是抱着试用得心态。后来觉得,这吕洞宾还成,管理起来井井有条,不负他所期望,便正式用他了,如今也把普及教育这责任,交给道家。

完全压在道教身上也不行,可以考虑佛教。道教的扩张,已经引起了佛教得恐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四百九十九章 广设中小学 讲故事 (第1/3页)

李忱让吕洞宾退了下去,心内盘算着。他把普建中小学笑得事情,交给了道家去办,让道观附设中小学校。

别忘了,唐代寺庙本来就有设立学堂,当初李忱在寺庙中,还当过一阵子的起蒙班教师。设立在道观,这样老师有了,地点也有了,只需要教材,马上就可以开学了。

吕洞宾沉吟了下,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虽然道观最初没这打算设立学校,不过也不是不能设立,反正所有道士,识字是最基本得。

李忱小学校主要得目的,就是扫盲,教会一些基本算术,一些很基础得天文物理课程,为中学校还有技职学校打好基础,也不求多高得学问,能照本宣科就好。

阅读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