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降临

〖铁幕降临〗

第四十三章 台北秋狩(六)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满清副将也称为协镇,协台。

“丁大人真是目光如炬。”曾副将哈哈一笑,“明匪用海盗船追击我们的水师船,这是因为他们的洋轮吃水深,进不了淡水河。当年英咭唎夷人那么强势,他们也只能在鸡笼游弋。”

丁曰健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不错,确是这个道理。”

“协台大人说得有理啊。”下面众人连声称赞,大帐内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一些。

“明匪来自海上,应和那小刀会匪一样,海上虽然一时称雄,上岸来战,其实抽不出多少人马。加之那洋轮吃水深,进不来淡水河。我艋舺城下这八千健儿只要应对得当,绝对能够一鼓作气,把乱匪贼党赶下大洋。”

水师还有八艘,加上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曾玉明这一番话说到了丁曰健心底里,他连连点头。丁曰健虽是文官,也曾经历战火。今年夏天小刀会进犯基隆湾,就是他和曾玉明各带一路人马,分兵两路攻下了基隆。所以曾玉明说的话,他非常认同,“协台大人不愧是多年宿将,通晓军机。明匪虽则船坚炮利,但和小刀会会匪一样,虽一时得手,最终还是败亡。”

就在这时,探马来报,说明匪已经过了基隆河,正缓慢向艋舺推进。

“多少人马,再说一遍!”丁曰健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探马再次复述,“水上是四艘红单船,岸上就几十人。”

曾玉明禁不住站起身来,眼睛一瞪,露出凶光,“哈,明匪就想用四艘红单船,几十人的步队攻下艋舺?!”

“过去就过去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丁曰健侧过脸,看着曾玉明,“明军船坚炮利,当务之急,我们是守住艋舺,稳住北台湾的颓势。”

沪尾炮台守军是北路协的兵马,就是全死光,丁曰健的责任也不大。但是明军下一步就要兵临艋舺,艋舺要是没了,台北就会沦陷于明匪之手。到那时,他丁曰健有再多的脑袋,也经不住砍。

“丁大人放心,艋舺虽无高城深池,但绝对是固若金汤。明匪虽则船坚炮利,但却是一只短腿的恶狼,凶则凶矣,奈何腿短。”

曾玉明征战多年,对付会匪乱党很有经验。他1841年时初为千总,就因剿匪有功,清廷恩赏他顶戴蓝翎。刚才从逃兵口中所述,他自认发现了明军的一个弱点。

丁曰健若有所思,“协台大人可是说,明匪是用海盗船追击沪尾师船。”

突然,他迟疑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北面。曾玉明心想,基隆河在艋舺北面,明匪会不会虚晃一枪,顺着基隆河从北面登陆,从后面包抄艋舺?

“基隆河?曾大人,看来我们还得兵分两路,迎战明匪。”丁曰健很聪明,他看出曾玉明的心思。是的,北面的基隆河不得不防。但关渡到艋舺只有十五里路,总不能让明匪长驱直入,兵临城下。

曾玉明摇摇头,缓缓坐了下来,“是三路,水上还得一路。”

丁曰健点点头,看了一下黄龙安,“黄总理,你顶郊现在能出多少战船。”

“四艘大船已在江上。”上午听到沪尾的炮声,黄龙安仓促准备了四艘大船在江上巡查。

第四十三章 台北秋狩(六) (第2/3页)

息了一声,“我虽是文官,但也知道军中有十七禁令五十四斩,为将贪生者斩;临阵脱逃者斩。大敌当前,他们自寻死路,教我如何饶得了他们。”

丁曰健目光扫过大家,帐内的众人顿时心中一凛。

曾玉明脸色阴沉沉的,“没什么好饶的!砍几颗人头,申明军纪,这是必须的。”

想起丢失的沪尾,他忍不住骂道,“万事齐备,就等明天放炮出征,想不到,这明匪竟然来了个偷袭,一口气吃下了沪尾炮台。这该死的陈沂清,该死的许瑞声,真TMD的没用,一个时辰不到,炮台就没了。”

阅读铁幕降临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