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咨询商

〖历史咨询商〗

第九十四章 扶桑二三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因此,百济和倭国联军出动了超过一千艘战船,超过四万名水军,前往白江口这一带,企图将唐军的水军围而聚歼,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将唐军封锁住,配合陆地上的倭国军队进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

不过此时的日本人还没有向中国人拜师学艺,他们的技术很是粗糙,在倭人的水军之中,大船数量很少,而且基本上都是百济人之前战败留下来的剩余水军战船,而他们自己的战船大多只能载几十人上百人,船只太小,抗风浪能力很差,在海上不要说打仗了,人站上去就摇摇晃晃,站立不稳又何谈交战。

于是倭国人想出了一个妙计,叫做铁索连舟,不过如果他们这个时候读过三国志的话,八成就不敢使用这样的妙计了!

唐军人数比较少,水军只有一万余人,战船的数量也不多,只有一百七十余艘,但是和倭国水军相比,唐军的战船都是既高又大的战船,其中多是双层甚至是三层楼船。

楼船的好处就是上面的弓箭手比较多,吨位大,视野开阔,打起仗来很占便宜,而且唐军的水军战船可不是用来看戏的,他们都是正儿八经的水军战船,战船前面都会装有一个见过的冲撞锥,专门用来在水战之中撞击敌船的武器,而且除了这种东西之外,有些战船上面甚至还带有一杆甚至是多杆拍杆,这个东西是用来远距离打击敌军船只的,对付体积较小,结构不是很坚固的战船非常有效果。

唐军的主将是年过六十的老将刘仁轨,他自由熟读兵书,对海战的认识可远不是尚未开化的倭国人能够相比的,他见到倭人用铁索将自己的战船都捆绑起来,立刻就想到了三国里面的赤壁之战。

而赤壁之战中,曹军的战船之所以会被击败,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当时吹得是东风,使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上日本人曾多次入侵朝鲜,而日本和朝鲜之间是隔了一条对马海峡的,这个海峡倒也不是很宽,不过也有八九十里宽,这对于船队的海上航行来说依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日本人的造船技术实际上并不发达,在公元663年发生在朝鲜半岛近海的白江口水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时唐军正在从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而实力稍弱的百济已经被灭掉了,但是百济人不甘心被灭,以残兵败将联合倭人的上十万大军,企图反扑唐军,结果双方在水陆两个战场上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白江口之战就是这一场战斗之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水战。

发生在663年的这一场水战,是中日两国之间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海上冲突,唐军情况其实很不妙,从海上抵达百济的唐军北边的退路被高句丽所阻断,人数也不多,只要西边的海路也被阻断的话,他们不要说得到援兵了,就连粮食物资也只怕是吃不上了,所以无论是百济人还是倭国人,都知道只要切断了唐军的这一退路,那么半岛上的唐军将会不战自乱。

所以,他们才会将大量的水军派遣到朝鲜半岛西部靠近白江口这一带的水域,白江口这里是唐军的重要中转站,大批的物资和军士都从这里登陆装卸,源源不断的补充岸上的唐军。

第九十四章 扶桑二三事 (第1/3页)

和罗士信等人道别之后,刘志和方行天上了之前他们早就安排好的船只,向着中原的方向驶去了。

“先生,你是要去找我师兄他们吗?”

三年之约还没有到,刘志本不应该这么着急的返回才是的,但是他却还是选择了离开济州岛,本来在刘志的计划之中他是想要跟着秦琼一起出海,去攻打百济的,说实话,他还想见识一下百济人的水军的。

百济的海上贸易十分的发达,所以他们的水军也比较精锐,虽然说战船的体积无法跟大隋水军相提并论,但是和他们东边的邻居倭国相比,百济的船还是要大得多的。

阅读历史咨询商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