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北魏

〖重回北魏〗

第一百五十七章 谢氏姑姪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一行人到了寺门前的小广场上,却见这里挤了不少人,一些穿着博衣长带的士人或三五成群的攀谈,或手中拿着书卷与人争论,其间还有几个身穿黑衣的和尚穿插往来迎客。

看了看太阳和侧时木,确定时间还没到巳时中,拓跋慎心中舒了口气。正要往寺里面去,就听见路中传来几声呵斥声,拓跋慎循声看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此

驻车在街角,看着眼前道路两侧排了两百多米长的牛车队伍,拓跋慎也有些傻眼,没想到这个离建康城五里远的寺院香火这么好,乘车过来礼佛的士人就填塞巷路了。

人多也好,所谓藏木于林嘛!人越多,自己这伙人越不显眼。

吩咐刘腾在外面守着牛车,拓跋慎与陆光,陈夫人三人下车,依着道路右侧往前走。

拓跋慎刚刚往前走了十几步,就注意到旁边几辆牛车上大概同样负责守车的仆役向他她们不时投过来奇怪的视线,不觉有些奇怪,停住脚步,下意识看了看衣袖,捋了捋发额,心里泛起嘀咕,想了想,猜到这些概以为他是哪家贵公子,瞒着家长,独自带着家中奴婢出来玩呢!

第一百五十七章 谢氏姑姪 (第1/3页)

过了朱雀航,顺着驰道在往南前行大约五里路,才到了长干寺所在的长干里。建康城的长干里分三个区域,分别称作大长干,小长干和东长干,都连在一起,因为有大有才有了大长干和小长干的称呼。建康的里坊并不像以前曹魏邺城,洛阳及后来隋唐的里坊一样规整,是以在这里面找个路也挺麻烦的。

东晋初年的时候,建康城并不大,人口也远不如现在多,所以在规划城建的时候,按照王敦的意见,特意将城市街道设计成歪歪扭扭,杂乱无章的,以防止他人能一眼探清建康的地理情况。这种城建方法早期当然是积极有用的,可是后来南渡的士庶越来越多,同时建康作为南朝首都的政治地位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再加上建康特有丘陵型地理,所以城建规划上也没法学习邺城,洛阳。这种错乱的城市布局导致了管理上的难度。例如,某地遭遇火灾的时候,建康县和丹阳县去救火的公人就不得不多绕路,无形中加重了麻烦。

好在现在有陈夫人这个本地人,所以一路上才免于找人问路,能直奔位于大长干的长干寺。

长干寺的历史很早,早在晋元帝初年就已经有了,那个时候建康人不多,长干寺还属于南郊小寺,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发展成了建康有名的大寺院。平日里就香客盈门的长干寺,托今天好天气的福,上门的香客就更多了。

阅读重回北魏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