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撩人(重生)

〖书生撩人(重生)〗

第九十八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一时间,拖木头的牛车,源源不断地往江宁城运杉木来。

这绣坊的图纸也得请人画,这才是最费时间的,好在江宁有会画图纸的匠人,也免得沈宴还要回凉州去找人画了。

沈宴这边忙得热火朝天,沈蓁蓁她们也是不得闲。

新来的两个镇的姑娘都要从头学起,又多请了几个绣娘来教她们。

绣架又不够,还得请人连夜赶制,好在这些姑娘们还在学基础,暂时还用不上绣架。

因为天气很还热,姑娘们从家里带来的茶水很快就喝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姑娘们一来就是一整天,虽然自己带了干粮,沈蓁蓁还是管茶水的。一时间,事情就多了起来,陈氏也来帮忙来了。

江宁刺绣既然这么精致,为何以前没听过呢。沈蓁蓁也打听了一番。

原来是以前江宁刺绣和外面的差不多,是近几年有个丝线坊突然生产出了这种丝线,江宁的染色技艺是极出名的,这种丝线配上独特的染色技艺,绣品细腻且色彩明艳,效果一下就出来了。只是过去三年江宁的经济萎靡不振,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做刺绣生意的都去了蜀地、苏粤等地了,根本不会来江宁。江宁这特别的刺绣就没人发现。

田里的水稻眼看着挂起沉甸甸的穗了,梁珩也终于松了口气。

等绣坊的图出来了,江宁县内多半的匠人都来了县城,帮忙修建绣坊。还有一些自愿来帮忙的百姓,当然有一个算一个,沈宴都给了工钱。

沈宴这个要求,无疑是绝对有前瞻性的。一两年之后,江宁的刺绣跻身进了名绣中,四大名绣变成了五大名绣之时,数不清的商人到了江宁来,想要分一杯羹,才发现这里的百姓只认准了一家沈姓商行,其余的商行一概不卖,无论价钱出到了几何。无奈之下,这些商行也只好去找沈宴商量,能不能将他手上的货出一些给他们。这是后话。

沈宴见江宁的百姓都同意了,当天就组织人手准备起来。

城里已经没有空地了,只好在城外圈了一片空地,因为这建成之后,是归官府所有,并不归沈家商行,所以这地沈宴并不出银子。

至于建房子的木头,城里也有木材商,但是木材商那点木头,是远远不够的。而几乎百姓家家户户都会储存干木头,沈宴便托梁珩给附近几个镇传话去,有杉木并且愿意卖的就拖到县城来。

这木头放着也是虫蛀了,没了再上山砍就是,何况这木头还是给江宁建绣坊的。

杉木都是干的,直接凿成需要的尺寸就可以。众人齐心协力,终于在半个月后,一座崭新的,四四方方的绣房就立起框架来了。

绣房中间有一块四方的空地用来采光,盖上瓦,槌平了地面,绣房前期算是完工了。

很快全县的姑娘们都来了县城,自带板凳,坐在绣房里,开始学习刺绣了。

连姑娘们练手用的布、针、线,沈宴也一块资助了。

这绣坊的事,男子自然不好管,就落在沈蓁蓁头上了。

第九十八章 (第1/3页)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因为来的里正并不齐,梁珩还命人去通知了其他各镇的里正。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询问他们是否同意沈宴的要求。

能当上里正的,大多都是德高望重,一生经历了很多而思想十分睿智的老者。

撇开沈宴是梁县令舅子这一关系不谈,光是粮种是沈宴送来的,就能让百姓感恩戴德了。何况他还是梁县令的舅子。梁珩现在在江宁的威望风评都极高,近来一个月,这位新县令几乎每天都披星戴月的在乡下奔波,对待百姓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有生之年,谁都没碰上过这种真正的父母官。因为有梁珩在,百姓们都相信,沈宴绝不会坑百姓。何况这营生本就是梁珩他们想出来,想给百姓改善生活的。

阅读书生撩人(重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