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宗师

〖杂家宗师〗

第三百八十七章 鼎香楼没鸭子了(二合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不好了掌柜的,刚才这一会,外面来了好十好几波客人,疯了似的非要吃水晶肘子、烤鸭、八宝葫芦鸭这三道菜。

眼下咱店里备的那百十只鸭子全卖完了,剩下的客人买不到正闹呢。”

孙友福:“………”

………

ps:推荐朋友新书《明末之七海腾龙》,是有百万完本书的老作者,更新快故事好。

孙永福也相信,此时已经有不少酒楼掌柜如同他一般,正对马晋的须知单仔细琢磨。

………

所谓大道至简,当然马晋的须知单没那么夸张,但多少给孙友福一定的启发,不过等他看到须知单后面的“马氏红烧肉菜谱”,脸色就有些不好了。

这道菜的选材、佐料、火候、步骤、成菜,无一隐瞒,直接全部放到《杂志》其上,只有一些秘方剂量,才以少许、适量等说法代替。

但总的来说,只要稍懂厨艺的人,配上这张菜谱,都能大致差不离地将这道菜烧出。

讲述了现代海军军官穿越到1639年马尼拉屠华,在台湾开辟基业,收服全岛,横扫沿海,抗击满清的故事,喜欢的可以去看看。

八宝葫芦鸭,成葫芦型,馅心糍糯疏散,滋味咸鲜香醇,鸭肉鲜嫩,入口即化,味道香醇,口齿留香。

烤鸭,成品后用刀片一百零八片,辅以葱段、黄瓜、萝卜、甜酱,以饼卷之,入口爽滑酥嫩,肉汁四溢,食之回味无穷。

………

别说旁人了,就是吃过不少次这三道菜的孙友福,看了马晋这篇诱惑力十足的文章,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琢磨是不是让下边端盘菜垫补垫补。

而孙友福还没决定好呢,水根就风风火火的闯进来。

虽然马晋早就此事知会过孙友福,他会在《杂志》上将鼎香楼的一些非镇店的普通菜式公布于众。

孙友福也能理解马晋为鼎香楼马家菜扬名的意愿,但等他真的看到了自家酒楼保密的菜谱被发布出来,心里还是多多少少有些不是滋味。

不过这点不舒服,也随着美食杂谈后面的“勘店”一扫而空。

………

马晋是鼎香楼的东家,同样,《杂志》也是马晋的产业,而《杂志》宣传酒楼这么好的机会,如果马晋不用在鼎香楼身上,那他才真的是傻了。

………

两篇须知,统共不过五百字,孙友福却看的很认真,不比平常人读之一笑,顶多爱吃的学习一番,孙友福对马晋所写的“美食杂谈”很重视。

不说马晋作为孙友福的老板,他得揣摩上意,就说马晋作为鼎香楼“马家菜”的创始人,其之对饮食的见识,在全天下也数得上前列。

要知道鼎香楼能够从酒楼林立的京城崛起,甚至发展迅速,马晋包宝师徒弄出来的新颖精美的马家菜,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功臣。

而作为鼎香楼的掌门人,孙友福必然也要对马晋的美食之论深入研究,毕竟酒楼是否红火,菜色的功劳占了一半,而马晋就是公认的玩菜色的顶尖行家。

当初马晋创立美食杂谈这个板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鼎香楼宣传做广告。

当然,美食杂谈既然喊出了全京城堪店的口号,那就不能可着鼎香楼一家来,之后也会陆续的刊登一些其他有特色的餐馆,不过,鼎香楼仍是主流。

而此时第一刊的美食杂谈勘店篇,就主讲了鼎香楼的三道名菜——水晶肘子,八宝葫芦鸭,即鼎香楼最新推出的京城烤鸭。

在文中,马晋可是把这三道菜,极尽辞藻一顿好夸。

水晶肘子,是晶莹剔透,肘肉透烂,肥而不腻,清爽适口,最宜夏令食用,

第三百八十七章 鼎香楼没鸭子了(二合一) (第3/3页)

天渊………

佐料须知:

厨者之佐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资,虽善涂抹,而敝衣褴褛,西子亦难以为荣。

善烹调者,酱用伏酱,先尝甘否;油用香油,须审生熟;酒用酒酿,应去糟粕;醋用米醋,须求清冽;且酱有清浓之分,油有荤素之别,酒有酸甜之异,醋有陈新之殊,不可丝毫错误………

阅读杂家宗师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