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

〖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四百六十三章:强者的自觉(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看来对于百越的大胜让包括蒯通在内的臣下心志都暴涨了,有了那种“我身为强者”的思想,所以思想也得到“进化”,开始有一种身为强者该有的霸道。

“也就是说,民族啊、国家啊什么的,列国……”不对,不是列国,而是吕哲潜在的所有对手,吕哲顿了一下:“他们不懂就要‘教’他们懂?”

蒯通高傲地昂起了头:“主上,我们歼灭了五十万百越,自身的损失不超过三万人,为什么不能‘教’其他人道理?”

所谓的损失不超过三万人不是正确的说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不是扯得有点多了?其实没有,现在(指吕哲穿越的时间)的价值观是没有民族概念的,华夏历史很多时间都是没有民族概念,到了近现代的“我大清”更是不敢提什么民族概念(提了等于是在鼓励汉人造满人的反),所谓的“民族”和“国家”的概念还是那群“二鬼子”从西洋人那里带回来的舶来品。

所以了,要是用楚国勾结百越来作为吕哲对楚国开战的借口根本就站不住脚,至少列国是根本不会赞同这个说法的。

不过没关系,有句话叫“上有所好,下必趋之若鹜”,吕哲是个有“国家”和“民族”概念的人,而且很偏执的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向人灌输,作为吕哲的臣下自然是自家主上怎么说就怎么信,那么其他国家怎么想关他们屁事,他们反而要将自己的想法强迫到其他人脑袋里,不然怎么能彰显自己的强大?

蒯通的想法就是那么直接:我比你强,所以我的道理就是你的道理,你不接受我的道理没关系,因为我比你强就打到你屈服了接受为止。

迎接仪式结束,与蒯通同车的吕哲听完露出了目瞪口呆的表情。

第四百六十三章:强者的自觉(下) (第2/3页)

风也成了钉在华夏耻辱柱上一员。可是后面不断有异族统治汉族,天朝又为了民族和谐,因此关于《徙戎论》的历史鲜有人知。连带在“五胡乱华”时对汉族有“存族”恩德的冉闵也成了刻意被消除影响的一份子。

总的来说,“民族”和“国家”的概念不但在春秋战国相当模糊,秦一统天下之后也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倒是因为汉朝的汉武帝刘彻对匈奴展开战争,大半个汉朝历史都是在和匈奴打仗,汉朝期间出现了“民族”的概念,汉族也因此而出现了。

华夷之辨在汉朝被形成一种思想有着儒家的功劳,五胡乱华后杨坚建立隋朝更是对汉族有着难以估计的贡献。

当时的杨坚是经历了南北朝的阵痛,建立隋朝之后一直在打压胡族的影响力,扩大汉人的影响力,但是后面隋朝灭亡这一事情就中断了,到了李唐时期因为李氏本身就有胡人血统,提高汉族地位弱化胡人的影响力等于是在打自己的脸,所以就采用“海纳百川”来作为修饰,其结果是李唐经过武则天的“武周”经历的数十年的“灭亡”又原地满血复活,但是到了李隆基重用胡人将领的阶段……唐朝被胡人给灭了,然后华夏再来个五代十国。

阅读大秦之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