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

〖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四百八十九章:为什么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秦人不想打生打死了,他们流了太多的血得到的却是太少,发现秦人不再好战的大秦中枢不理解那是为什么,或许也懒得去理解。他们在面临困局的时候,不知道是该说经过深思熟虑或者是一拍脑袋,八十万的军队被拉起来,但是武装起来的秦军却再也没有了那种“闻战而喜”的“惯性”,不管是长城军团还是中原军团,好战性都不是统一之战能比,也不是自“商鞅变法”建立二十等爵以来的“虎狼”。

发现了啊,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秦人不再好战了,若不会秦律在支撑着,逃避兵役夷三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修直道、建皇陵、起阿房宫,再来一个将原本列国用来防御草原胡人的旧有长城连接起来,华夏大地的青壮从各地被征召徭役的数量达到一个非常恐怖的速度。或许被征召的徭役秦人只是占了少数一部分,可是别忘了修建东西是需要资源的,那么在后面收罗资源的人力又有多少,需要的资源会有多少,那么多人每天会吃掉多少粮食。

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一下子起了那么多的大工程,民不堪负是其一,其二是对大秦的国力消耗也达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没人知道始皇帝到底在急什么,就像是没人知道曾经强极一时的大隋是为什么非要在一两年内修建好大运河一样。

杨广是单纯为了游玩能够在大运河行走大船?骗鬼呢!杨广明明不是一个荒淫无道的人,那不过是李唐“下克上”造反成功后“书写”的历史。不过两个强极一时的帝国都是过度的使用徭役才导致灭亡,这点倒是没什么好争议的。

经历了大变的秦国上下开始反思了,停掉了相当多的工程,可是他们绝对不会意识到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对外战争获得了胜利,获得了好处的不是皇帝就是达官贵人,为了能够取得胜利付出最多的黔首们没有得到……或者是得到的战争红利比所付出的不成比例。

第四百八十九章:为什么 (第2/3页)

搭桥。完全是用人力而没有机械工具的手段来修路啊,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官府压根就不是那么在意修路的时候那些“工人”的生活环境、吃食待遇、安全问题等等。

到了工程器械满地爬的现代,哪怕是修路一个不小心都会有死伤,那么在公元前修路的危险性可想而知。

秦国有统计的数据(不保证完全准确),仅仅是两年不到的时间,修了赵地到秦地、魏地到韩地、燕地到赵地,另外就是内史郡到上郡那边那条用来保证在胡人入侵时能用到的直道,两年不到已经有超过三十万人因为各种原因成了冷冰冰的尸体。

两年,三十万人成了垫路的尸骨,说实话还可能是秦国有保证饮食不的不间断,到了“我大清”那一时期,洋鬼子骗华人当猪仔一样的运去南美洲,修南北铁路,每一根枕木下都有一个华工的尸体,那是多少夸长数千里的铁路有多少根枕木?所以两年只完蛋三十万人其实并不是多么大的损失,而这可不是开什么玩笑话。

阅读大秦之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