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

〖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六百五十四章:国祚(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过去大秦是只注重实际利益,从不被世人的舆论所左右,那是因为大秦有能征善战的大军,也有函谷关可以将列国挡在关外,哪怕大秦失信也不过是闭关自守的局面,”蒙毅苦笑了一下:“现在大秦军队不再是天下唯一强军,函谷关也未必是大秦牢不可破的壁垒……”

也就是说,大秦不可能像过去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一个不讲信用的国家别人也不会对这个国家讲信用,秦国在面临这样的艰难局面之下要是有诚信的底子,何苦会走到这一步?该是明知道汉国崛起的时候,用邦交政策与齐、燕、赵休战,或是临时结盟或是解除战争状态,偏偏因为有那么多不讲诚信的前科让列国打死都不愿意相信秦国,休战的试探从一开始就被强硬拒绝。如此一来也不至于眼睁睁看着汉国一日比一日壮大,然后走到如今的局面。

扶苏也是苦笑连连,摆了摆手示意蒙毅可以离开了。

秦国为求目的不折手段是在秦孝公执政之后才有的,吃了太多次不讲信用所带来的“美食”,吃亏那一方又屡次干不过秦国。秦国上下皆是认为反正吃亏上当的那一方打不过自己,一直上当也是太过愚蠢,结果就是让秦国压根就不将不讲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蒙毅再次点头:“由臣前去先行商谈,也好留些转圜之地。”

说的是关于巴郡和蜀郡的这件事情。秦国是拿出魄力来进行割舍,压根就不想留下任何借口让吕哲能有出师有名的机会,可是以冯去疾、王绾为首的一些大臣却是请求扶苏考虑一下秦国府库空荡荡的现实,认为这件事情上有可操作的空间,该找出一个不让吕哲有开战借口又能得到实惠的办法。

秦国并不是没有遭遇过如现在这般的事情,在过去的处理上有些成功了,有些却是引发了很大争议和面临战争,最有名的该熟韩国的“上党事件”,也就是导致秦国与赵国爆发战争,打了长平之战的那次。

“其实……若汉王有心开战,有无借口又怎么样呢?”扶苏看着蒙毅都走到门边了,迟疑着说:“府库空虚确实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若说冯去疾和王绾那批人是认为有操控空间,蒙毅就是那些认为不应该留下战争借口的人之一。

第六百五十四章:国祚(二) (第2/3页)

情用上十天半个月已经算是够快的,娩杓一来就求见,充分展现出越快解决越好的姿态,很显然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谈妥。

蒙毅点头:“大秦在行政效率上比之列国迅速,但是汉国对做事的效率追求更加偏执。宁愿忙死忙活快点将事情做完,随后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也不愿意一件事情拖沓。”

这就是扶苏羡慕吕哲的地方,吕哲是开国之君。并无任何历史包袱,对于行政体系的建设和国情的控制总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扶苏有心改革秦国却是不得不考虑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并不需要我亲自接见吧?”扶苏有些迟疑,他本来就不是一个果断的人。不然就该直接指派人员前去接洽,而不是迟疑不决。

阅读大秦之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