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

〖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七百七十一章:酝酿中的……(上)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根据吕哲所行使的方针,所教育出来的民众也必定会是扩张性极强的一个群体。他们这些领导层需要做的就是创造民众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于传播知识的同时将所需要的理念进行教育,例如军国主义思想就是其一。

就目前而言……应该说一直到遭遇难以撼动的对手之前,一个民族的扩张都不应该停止脚步。能够有扩张生存空间的机会时,若是不进行扩张不但是在浪费老天给予的优待。更是在放弃属于民族的未来。

无休止的扩张在交通不便利的限制下很难形成,那不止是交通阻碍了征途的脚步,还是因为绝对的集权环境下,容易致使掌握绝对权力的统治者感到不安。那么,绝对的中央集权加上交通的不便,也让无休止的扩张成为不可能。

成为扩张障碍的道路可以建设,统治者心灵中的不安却是无法“治愈”。为什么呢?因为绝对的中央集团国家是某个家族的“私产”,统治者绝对不敢将军队交到某个人的手中,让那个人率领一支大军远离中央有效的控制区域进行征战。害怕率领那支军队的统帅造反成为皇朝的掘墓人。不敢将军队的指挥权下放,那么可扩张的可能性也就被统治者自己按的死死的,无休止的扩张等于是一个笑话。

吕哲非常重视道路的建设,起初是为了能够达到经济上的发展。毕竟“想要富,先修路”对于任何一个成长在天朝的人都有极深的印象,还是到后面道路的成型,让调动军队十分便利和迅速。吕哲才衍生出道路为国家命脉的领悟。

能够用物质建设起来的障碍就绝对不是什么障碍,只有一些关于思想上的东西才是最难的。思想可衍伸的东西非常多,最为重要的一个就是关于心灵上的追求。

人的向往可以有无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愚民政策不可取,但是绝对的自由也要看是处在什么样的历史进程,因此不可使民众愚昧,又不能使民众太过放纵,就成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命题。

吕哲不是什么伟大学者,更加不是社会专家,他能做的就是不断不断地重视教育,按照自己所认为需要的方向来开启民智。所幸的是,他至少还有许多可借鉴的方向,如上古先秦的“强国之路加强版”,也有近现代德国的崛起方针(非阿道夫版,是俾斯麦版)。

务必使民众了解到自己是属于哪一个民族,国家对民众有什么责任,民众对国家有什么义务,国家民族的强大对于每一名个体意味着什么,使得人人明白自己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在每一个领域上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义务。

严律克己嘛,曾经春秋时代的晋国就是这样的社会环境。所以他们成了当时的霸主,近现代的德国也用极短的时间完成崛起。

那么一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方案至少需要一二十年才会有成果,毕竟接受新一代教育的孩子需要长大,是不是?

第七百七十一章:酝酿中的……(上) (第2/3页)

启。所有朝代都在对民智的觉醒进行阻碍,因为绝对的集权之下民智一旦开启也就意味着民众会产生对独裁者统治的威胁。

好好的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怎么进行断句纠结了几千年。为什么要纠结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还不是关乎到统治者能不能长久,在很久的历史里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法,简而言之就是执行愚民政策,若是早出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由儒家掌握治国方略的华夏或许历史不会是那样。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白话文意思是:民众可以放任不管吗?不,还是需要进行教育。

一个国家的民众若是愚昧注定社会不会进步,为了统治地位的稳固操弄愚民政策是在断绝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切只因为操弄愚民政策的国家会停滞不前乃至于是倒退,但是整个世界不止有他们这一个国家,这样的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会成为他国的掠夺场和养分。

阅读大秦之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