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

〖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八百二十九章:怎么权衡?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两汉时期认定了草原的损害价值远要高于占领价值,和亲政策下的产物也产生一种可以拉拢胡人为己所用的错觉,草原最大的成了安置归附游牧部落,达到“圈养”胡人成为打手的目标。

东汉末年归附的南匈奴再次作乱。用事实证明了汉帝国“圈养”政策的失败。东汉政权瓦解之后诸侯乱战到两晋王朝的崩溃,南匈奴在前期成了霍乱天下的主力,曾经被“圈养”那么一段时期的乌桓倒是起到了抵抗鲜卑的作用,不过乌桓在很短的时间内鲜卑吞并。

曾经或多或少得到两汉帮助的异族,到了中原皇朝虚弱的时候成了掘墓人,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中他们成了中原大地的主人。

国与国是需要盟友,那是在弱小时刻得减少敌人又到助力的阶段,但是人与人的友谊无长久。对于国家来说更是不存在恒古不变的友谊。

相对来讲,在大规模毁灭性的的战略武器没有出现之前。任何国与国之间的震慑只看是不是能保持长久的强大,彼此强大自然是能保持友好关系,可一旦某一个虚弱了,曾经的盟友立刻会张开血盆大口。

没有核武器的年代里,谁都难以拉谁一块陪葬,又不是那种“地球成一村”的便利交通中,某国侵略哪一个国家,其余强国可以很迅速地进行干涉,那么强国侵略弱国的风险性被无限降低,强国是在不断的侵略他国中强易恒强,没有自保之力的国家只有被残酷的丛林法则所淘汰。

强大的国家应该不断不断地征服敌人,占领所有可以占领的土地,吸收任何可以吸收的人口,获得所有能够得到的资源,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也才能保证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国近期的目标是征服草原,下一个目标才是进军西域,吕哲也不会将自己于现代的地理认识代入到这个时代,两千多年的变迁对于地势来说或许不算什么,可偏偏帝国的西北边大多是沙漠和戈壁的生态,现代的某个地方可能是一片绿色,但是在当今时代或许是一片沙漠,只有实地去进行考察才是最真实的。

华夏民族的扩张其实有局限性,最大的局限性是民族特征。如对区域性气候的不适应,对土地认识也有着农耕民族的独特性,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戈壁和沙漠完全没有占领价值。

索性的是什么?是上古先秦刚刚结束的时代。华夏族群还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农耕民族,族群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的游牧习惯,这种习惯有其以北疆和西北地区的民众影响最大,越是中原腹地或南方才有一种“刨土到死”的思想作祟。

要是在两汉乃是于是隋、唐之后的阶段,中原王朝绝对没有占领草原的心思,这些皇朝并非没有游牧习惯,而是一种从两汉时期产生的思想在作祟。

什么思想?两汉并不是没有深入草原和占领草原。但是不管西汉还是东汉,占领草原只是得到了疆域上的扩张,对于实际上的经济价值和出产价值一点都没有。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草原还起到扯后腿的作用。

第八百二十九章:怎么权衡? (第1/3页)

帝国目前与巴克特里亚是被西域间隔开来,实际上两边的距离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遥远,若是从平面的地图上来严格的侦测,从帝国最西北边的疆土到巴克特里亚绝对没有超过三千里。

人们在计算路途的时候看的并不是平面的地图,毕竟有很多地理位置并不适合用来行走,那么笔直地向着某个地方进发的困难比想象中要艰难得多,每一个人计算路程也会随着选择额道路不一样得出不同的数值。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是一绕再绕才进入帝国疆域,他们计算出来的路程是超过七千里。帝国这边还没有人试着走到巴克特里亚或帕提亚,对于路程的计算还属于盲区。

吕哲从来都没有反驳过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计算出来的数值,其中有认为没有必要的思想,最重要的是他内心里已经将两国视为必将入侵的国家,并不想认为不必要的事情来使两国生出什么警觉心。

阅读大秦之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