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在三国

〖谋在三国〗

第五十七章 九月重阳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蔡琰明白蔡邕心中所想,反正又不是大名,就让与蔡邕也无妨。便回道“相公未归,女儿一心想念着相公,如何有时间想着事情。若父亲不弃,可否为女儿分忧?”

“好!乳名就叫‘安’好了!”

“安?父亲这是何意?”

“并无太多它意,我意在安稳,康健。只愿他人如其名一般,一生安稳,不要与老夫一般到处飘零。文姬认为此名如何?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五十七章 九月重阳 (第2/3页)

如今借吕恒之功,与昔日好友之助官复原职。可蔡邕时刻不担心着宦官的报复,而今他也不指望吕恒入赘蔡家了。只希望待吕恒回来之际,尽快与女儿完婚。随后领着一家老小,继续远走洛阳。

心中唏嘘,不禁化作泪水。考虑到蔡琰立于旁边,便偷偷的擦干泪水。对着蔡琰提议道“文姬,你肚中孩儿可想好了乳名?”鉴于吕恒与蔡琰的性格,蔡邕没有想着给小孩起大名,就是遵照古礼自己也没资格。所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乳名。

(古人取名很讲究,汉代最鲜明的取名特征,是取单字名。从皇室到普通老百姓,都以单字为好,如汉高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在东西两汉24位有庙号皇帝中,仅汉昭帝刘弗陵取双字名,在登基后出于避讳除“陵”字,也改用单名“弗”。这一单字取名风尚,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21位帝王中,仅有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为双字名。南宋及以前的皇帝大多数都是单字名,一直到明清两朝,单字名才被冷落,在明清两朝28位皇帝中,只有明成祖朱棣是单字名。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西汉末年,王莽崇古,视单字名为古礼。在王莽的影响下,取单字名进一步流行。为何汉人喜欢单字名?原来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二字名低贱、不懂礼数。这一“贱名观”在先秦时已存在。所以取名在古代也是一大学问。)

而蔡邕因为家无嫡子,本以为蔡琰闲居在家,以后可以入赘一寒门。用来为蔡家传宗接代,谁知出现了吕恒。到了现在,这一想法更是只能被被抛弃了。他此刻突然起意为小孩起一个乳名,也只是聊表心意而已。

阅读谋在三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