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沽风情录

〖七十二沽风情录〗

第八章 问计水西庄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好吧,我此时正该会会朋友,听听大家怎么说吧,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那好,仪周兄请收拾一下,就随我走吧。”

这查家和安家一样,都是经营盐业致富的津门大户人家。天津城乃九河下梢,滨临渤海,沿海一带都是滩涂盐场,千百年来就是产盐之地。盐是人必需之物,乃国之宝,历来为官府控制,实行官营官卖。直至康熙朝,才允许商人经营盐业,但还是由官府专管。官府收盐,盐商缴银子领盐。官府发给盐商“引票”,规定引地、引额,盐商据此缴税,再到盐场坨地按引额支盐,运往限定的引地售卖,此为“引岸专商”。天津海边都是盐场,大盐商大多都在天津,因此长芦巡盐御史衙门和长芦盐运使衙门分别从原驻地北京和沧州长芦镇移来天津,衙门名称仍沿用‘长芦’二字。

天津的盐商当推张家为首,当年的众多盐商多是在张霖带携之下始成为津城巨富。而查日乾开始便是从做张家的盐伙起家,以致成津城巨富,如今已是不下百万的家私。张、安、查等大盐商们日常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其子侄后辈更成为密友,经常寻机会聚会宴饮。

二人出北门来到侯家后中街与归贾胡同交口的蓬英楼饭庄。这蓬英楼饭庄乃津城第一大饭庄,一溜五间门脸,楼上都是雅间。楼上楼下装饰华美精致,东家、掌柜都是山东人,厨师做得一手鲁菜,难得的是炖的好肘子,熟烂绵滑,美食更加美器,餐具都是来自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由此津城的达官贵人富商豪士多光顾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唉!可惜我如今无福享有了。范宽的真迹除了‘雪景寒林图’,我只知道还有一幅‘溪山行旅图’,据说在宫里收藏。二者存其一,我也算有幸了,不曾想在我手中失去。”

“仪周兄当初购得此画不知花了多少银子?”

“说起来那也是巧合,去年我在扬州时,听那边的朋友说,直隶真定府梁家的蕉林书屋有一幅宋画,心谷兄你知道,那梁家先人梁清标是直隶首屈一指的大收藏家,梁家收藏的古籍、字画不少。”

“是,我也听说过那蕉林书屋收藏甚丰。”

“自梁清标过世之后,梁家后人有意要将家中收藏出手。为此我自扬州直奔真定府,在梁家蕉林书屋看到这幅画是北宋范宽的真迹,心中就十分喜欢,一心要收藏此画。跟梁家商量了几次,开始说什么也不肯转让,后来让我逼的没办法,才将这幅画让给我,以两千五百两成交。”

见查、安二人进门,饭庄李掌柜急忙迎了出来招呼:

“查爷、安爷来了,张爷等人在楼上雅间侯着呢。”

又特意向安岐问道:

“安爷,您老有日子没光临小店了。一向可好?”

安岐边支吾答应着,随着查为仁上了楼,一掀雅间门帘,里面五六个人一起站了起来,七嘴八舌的向安岐问候,迎面一人正是遂闲堂张坦,他是张霖的长子,此时张霖已过世多年,由其长子张坦接掌遂闲堂。张坦年约四旬,身量高挑面庞消瘦,留着三缕长髯,双目炯炯有神,面带微笑

因前一日失窃之事烦恼,次日安岐直睡至日上三竿才醒来,刚吃过早饭,下人传报查府大少爷来访。将查为仁迎进书房,分宾主坐定,查为仁问安岐,

“仪周兄今日没有安排吧?”

“没有。”

“那正好,我约了几个朋友今天中午在侯家后的蓬英楼请你。”

安岐点点头,

“说起来也是价值不菲了。上月仪周兄邀那么多朋友到沽水草堂赏画,知道兄台收藏此画的人太多了,免不了有人心痒。”

“心谷兄,千万不要这么说,”

安岐连忙拦住查为仁的话头,

“大家都是朋友,互相信得过,必是另有外人知道此画下落,着贼人来此下手的。”

查为仁知道安岐为人厚道,对朋友丝毫不疑,只得安慰安岐:

又转身对安岐道:

“待要回拜县尊时,我再叫人唤你同去。”

查为仁送安岐出来,小声问:

“那幅‘雪景寒林图’真的丢了?上月我在兄台那里还见过此图,那可是历经七八百年流传下来的无价之宝,范宽一生传留下的真迹太少了。”

安岐无可奈何的叹口气,

“这倒也是,仪周兄真是宅心仁厚,对朋友一片赤诚之心。也别说,朋友们都是知根知底的,经常打头碰面,想来不会干出这等事来。仪周兄先不要烦恼,不妨找几个知心的兄弟商议一下,慢慢的寻访,一定能访得到这幅图的下落。”

说话间穿过前院影壁来到大门外,安岐拱手道别:

“心谷兄请留步,改日再来拜访。”

“好,仪周兄请慢走,待家父安排了回拜知县的日期,我自来请仪周兄同往。”

与查为仁道别,安岐上车回沽水草堂。到此与查氏父子这一番述说,尽吐心中的烦恼,心情虽还有些郁闷,但终究略畅快了一些。

第八章 问计水西庄 (第2/3页)

安岐闻言连连点头,

“老伯说的是,似这样我就先回去,专候老伯呼唤。”

说着站起身来告辞,查日乾吩咐:

“为仁,你替我送送客吧。”

阅读七十二沽风情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