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沽风情录

〖七十二沽风情录〗

第三十五章 京城王府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耳听王爷又嘱咐二人说:

“铺子的事吴管家还要与先生细细的商量,你们二人要齐心合作,将差事办好。”

吴管家与崔博山齐声答应着告辞出来,随后吴管家领崔博山到了琉璃厂去看盘下来的铺子。

到了琉璃厂,只见有十几个工匠正在对铺子油漆粉刷。崔博山一看心中十分高兴,这店面比天津自己的一间小门脸大的多。

“这地方是京城专营书籍和古董字画的一条街,”

听王爷这么一问,崔博山心中知道,这是王爷在拷问自己,看我是不是名实相符。也好,这正问到自己所长,底气足,说话也就不再拘束,

“是,王爷,吴管家给我看了王爷的藏品,实是收藏丰富,品位高,有的还是画中极品,如那幅元代吴镇的‘芦花寒雁图’的确是吴镇的上佳之作。那仇英的‘停琴听阮图’也是世上难觅的佳品。南宋夏圭和李迪的两幅图也是真迹。”

略顿了一下接着说:

“只是有一两幅图是仿品,”

王爷接过来问:

吴胖子说:

“因为这里原来是朝廷开设官窑,烧制琉璃瓦的地方,明朝永乐年间因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成了工部的五大工场之一。到了大清朝,窑厂逐渐外迁到门头沟,再加这附近住着许多汉官员,一些原来在灯市、庙市上经营书籍的书商纷纷移到这里经营书籍,每逢会试大比之年,文人雅士常聚集在此搜求书籍,后来又有了一些经营旧书、古董、字画的摊位,所以这里被人称为‘京城雅游之所’。虽然烧琉璃瓦的官窑都迁了出去,但地名没改还叫‘琉璃厂’。”

崔博山听了吴胖子这一番解说,才知道琉璃厂的来历,

“我以前只听说京城琉璃厂是经营古籍字画的地方,还不知有这些典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意欲借开设古董店之机,收藏一些古董字画,有崔先生帮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略停顿了一下,指着吴管家说:

“府里生意的事有吴管家经管,开古董店的事想必吴管家已经与先生说清楚,先生和吴管家一块儿谋划一下开店的事,怎么经营管理你二人商量着办,以后还赖先生多收罗些好字画拿来我看,自不会亏待了你。”

崔博山连忙说:

“谢王爷厚爱,在下虽一介草民,却也自幼读过些诗书,明白些事理,自会尽心尽力为王爷办事,请王爷放心。”

“先生你怎么看出是仿品呢?”

“草民刚才与吴管家也探讨了一番,依我看那幅黄公望的山水卷虽说构图、笔法、皴擦、题款、钤印都十分酷肖,但其用纸出了纰漏。元代书画用的纸都是皮纸和竹纸,而这幅图却用的是近些年才时兴的泾县宣纸。所以说从用纸上可以判断,这幅图是今人的仿作,只是仿得水平高一些罢了。”

王爷在一旁听着不住的点头,

“先生这一番评判真是高论,可见先生在书画鉴赏上是博学多才了。”

“王爷过奖了,草民只不过在多年经营古籍字画时吃了不少的亏,长了些见识而已。”

“崔先生在此稍坐,我去回禀王爷一声,回头带你叩见王爷。”

吴管家去后不一会儿,就回来招呼崔博山,

“随我来,王爷要见先生。”

崔博山虽说在江湖上已经混了十几年,大大小小的官吏也见了不少,可见王爷却是头一回,心中不禁惶惶。随吴管家来到一座大殿前,迈步进来,手足无措没个放处,还是吴管家招呼着,引崔博山给王爷叩了头,站立一旁,耳听王爷吩咐,给崔先生看座,随即有仆人引崔博山在侧面客椅上坐下。崔博山只得用半个屁股挨着椅子,偷眼观瞧,只见上面端坐着一位面目清瘦,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略显消瘦的脸上留着一字横髯。虽说是坐着,估摸着也是上中等的个子。散朝回到府中,换上了一件浅灰色的长衫,头戴瓜皮帽,着一双便鞋。看着崔博山缓缓的说道:

“我听吴管家说了,先生在天津卫经营古董字画多年,是这一行的行家,很有些经验。吴管家已经带你看过府里收藏的几幅字画,不知先生作何评价?”

王爷摆摆手,

“崔先生不必过谦,虽说是经验之谈,没有熟读经史的功底,也发不出这一番议论。”

吴管家在一旁也帮着说:

“崔先生进过学,有生员身份。”

王爷微微点点头,这才话入主题:

第三十五章 京城王府 (第2/3页)

能妄自菲薄呢?再说现在王府的生意都由我经管,具体的事务都由我办,只要你我联起手来,还愁生意不火么?我已在宣武门外琉璃厂物色了一处铺面,已经盘了下来,扩建了一下,现在是三间门脸,前后三进院落,连厢房共计三十二间房。如果先生愿意,连家都可以搬了来。”

崔博山心中明白,既然王府选择了自己,那就已经把自己的情况打听的一清二楚,一切都在王爷掌握中,不然怎会放心把生意交给自己呢?不如就痛快应下来再说,于是就对吴胖子说:

“既承王爷厚爱,在下就谨听吴管家的吩咐,有何办事不周之处还请吴管家担待些。”

正说着,有人来报,王爷散朝回来了。吴管家对崔博山说:

阅读七十二沽风情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