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沽风情录

〖七十二沽风情录〗

第三十六章 访客杨柳青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导江先生不必客气,我与高云禅师无缘,能与导江先生相识那也是万幸了,以后我还有仰仗导江先生之处,可不要推辞呀。”

朱岷连忙躬身施礼说:

“崔掌柜是前辈,又是鉴赏大家,以后我还有请教之处,崔掌柜要不吝赐教才是。”

说着话,只见自外面进来一个人,崔博山一见忙站起叫道:

“老夫子,一年多没见,你可好啊?”

原来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河网密布,水田多。虽说杨柳青处于上游,可也有一些稻田,稻田中多生河蟹,十分的肥美,人们常捉来下酒。说话间,伙计已将酒菜搬了上来,一罎直沽烧,倒入锡酒壶烫在热水中,一个大盘盛着十几只通红的河蟹放在中间,旁边四大碗是鸡鸭鱼肉之类。崔博山不禁叫好,指着河蟹不住的说:

“这才是绝佳的下酒之物。”

冯掌柜招呼崔博山和朱岷:

“快入席,事先没准备,亏了有这几只蟹,正好下酒。”

又对朱岷说:

“别听他们瞎咋胡,都是多年的交情了,说话没轻没重的,导江先生别见笑。”

朱岷听了只好笑笑。四人围着圆桌坐下,边吃边聊。崔博山极善言辞,谈天论地,自古至今。由唐代的吴道子、王维,五代的荆浩、关仝、董源,两宋的李成、范宽、米氏父子,元代的吴镇、黄公望,再到前朝的董其昌、沈周、仇英、唐寅、文徵明,将历代的书画大家点评个遍。论到当今,说了一通皇上如何欣赏洋人的画,

“有个叫郎世宁的洋人,在宫中供奉,开始用西洋的画技,用油彩在粗布上作画。后来也学了咱中国画法,用毛笔画了不少工笔画,不过在构图上还是用的西洋技法。”

冯掌柜也插嘴:

“是啊!我也有耳闻。”

“据说这郎世宁在宫中还将西洋画技法传授给中国画师,就连朝中大臣都有向他学习的,就说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冯,不是我说你,今天要不是老崔来,你就是有河蟹也不会喊我吧?”

冯掌柜连忙摆摆手说:

“老夫子,别冤枉我,今儿个起了个大早在稻田里摸了几只蟹,正巧云峰兄来,说了半天话,就没顾的去叫你,到了饭口学童散了学,喊你来不是正好么?”

老夫子笑着说:

“那也得先罚你三杯再说。”

“咳,你又提那些做什么,我如今照样活得自在。”

崔博山笑着道:

“好好,不提这些,不提这些。我说老夫子,今儿个你可来着了,河蟹就酒,让你喝个痛快。”

“怎么?有河蟹么?”

冲冯掌柜说:

又招呼崔博山,

“咱们后堂坐。”

崔博山随冯掌柜来到后堂落座,冯掌柜遂将朱岷的到来经过略略表过,

“却是机缘巧合,朱先生来到这里正与学堂的章老夫子相遇,”

崔博山插话道:

原来冯掌柜已经吩咐伙计到文昌阁旁的学堂将老塾师唤了过来。老夫子一进门向大家连连拱手,又冲崔博山说:

“听说老崔来了,我得过来看看啊!”

将章老夫子让进来坐下,崔博山对朱岷说:

“这个老夫子与我是二十年的交情了,导江先生你不知道,这老夫子写的一手好字,还有一箩筐的诗作,只是在乡试中不得志。”

老夫子忙拦住他说:

崔博山满面堆笑,冲着朱岷连连说:

“唔!原来是高云禅师的高足,久仰!久仰!”

朱岷仔细一看,这位崔掌柜年约五旬,中等身材,微微发胖,颌下留着叁缕花白胡须,圆圆的胖脸满是喜色,一双小眼已经眯成一条缝。上前拉着朱岷说:

“快坐下,导江先生既是高云禅师的高足,定是得其真传,书画双绝喽。”

“那里,学生得恩师之万一就十分幸运了。以后还请先生多多指教。”

“你是说章学滨那老夫子么?我有一年多没见他了。”

“是他,你知道这章老夫子是极爱管闲事的,他一见朱先生是高云禅师的高足,又知道我这里正需要这样的人才,立时就将朱先生领到我这儿。”

正说之间,朱岷已然来到,进门先向冯掌柜一揖,

“不知掌柜将学生唤来何事?”

冯掌柜指着崔博山对朱岷说:

崔博山连忙说:

“不敢,不敢,不知你的新帮手什么时候来的啊?”

“刚来了两个月,”

说着又吩咐伙计,

“快去将朱先生请出来。”

“导江先生,这位是云峰斋的东家崔博山,崔掌柜,这可是天津卫书画鉴赏的大行家,以后你要多与他亲近。”

朱岷忙向崔博山躬身施礼,连声说:

“久仰,久仰先生大名。”

冯掌柜又面对崔博山介绍说:

“这位先生姓朱名岷,字导江,来自江南武进县,是高云禅师的高足。”

第三十六章 访客杨柳青 (第2/3页)

计:

“去,到前街上的‘留香居’要几个菜。”

回头对崔博山说:

“我还存着点‘直沽烧’今儿个咱们不醉不休。正好我这里新来了个帮手,年纪虽轻,却是高云禅师的高徒,功底很好,还请云峰兄今后多照应。”

阅读七十二沽风情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