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军国天下

〖明末之军国天下〗

第十三章总结教训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不加派三饷,他如何支撑卢象升和杨嗣昌,此时分别在河南和四川的剿匪大军呢?

所以三饷不可能不征,甚至要多征,这就是一个死循环,崇祯根本无力解开。

征三饷,就等于让大明慢性死亡,而不征三饷,估计大明马上就要亡了。

朝廷没有钱不能赈灾,士兵没有军饷,饿着肚子如何能够打赢鞑子,平定民乱,仅李自成攻破北京就从官绅考掠出七千万两银子,当年崇祯皇帝向官员士绅募捐,说来可笑只募得白银几万两,可惜李自成考掠的银子都便宜了鞑子。

满清占据京城,如果没有南方的漕运,京城就是有储粮再多也早已经用完了,满人不耐热没有粮食的话怎么南下,满人的粮食从哪里来,总不可能从深山老林变出来吧,唯一的可能就是南方的粮食依然可以到达北京,至于运粮的渠道,海运。

只有海运才能大规模的将粮食从南方运到北京而朝廷不会发觉,而且海运可以将损耗降到最后,加之北京先被李自成攻破,又被满人攻破,人口亦有减少,所需粮食比之漕运可以减少许多,南方的粮价才会依然下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是没有三饷的加派,大明的税赋根本支撑不起朝廷每年庞大的开支,但三饷的加派也让大明丧失了底层农民的民心。

朝廷的三饷,辽饷每年征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剿饷两百八十万两;练饷征银七百三十余万两。

三饷加起来,足有一千七百五十多万,甚至今年因为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股流寇再次兴起,使得朝廷今年征收的三饷会更多,估计要超过两千万两。

现在是薛国观主持内阁,他前几日竟然上奏,要求减免饷和剿饷,废除练饷,可是崇祯怎么可能答应呢!

即便是,崇祯同样知道,加派三饷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可他没办法,不加派三饷,他拿什么养活辽东庞大的明军。

第十三章总结教训 (第2/3页)

招抚的政策,全告失败。

以当时崇祯掌管着大明这个破烂摊子,单单是此时大明每年的三饷,即辽饷、剿饷和练饷,就高达近两千万。

这么庞大的三饷,对于此时大明户部的年税收,只有四百来万两的大明朝廷来说,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哪怕有崇祯的内帑,以及其皇帝的个人收入,崇祯一年也填不上三饷这个大窟窿,只能不断的对百姓加派田赋,弄得百姓怨声载道。

阅读明末之军国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