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军国天下

〖明末之军国天下〗

第十六章文明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十六章文明 (第2/3页)

古大军和钓鱼城王坚和张玉二位将军击毙蒙哥以后,蒙古人的征服浪潮即已开始走向低落。此后不久,接连发生的内部纷争使得蒙古人的军事力量大为减弱。到了忽必烈去世后,蒙古人的征服狂飙已成为强弩之末。

到了十四世纪,日益萎缩和分裂的蒙古帝国如同骄阳下的冰雪一样迅速融化。窝阔台汗国早在十四世纪初期就为元朝和察合台汗国所兼并;之后中亚的伊儿汗国灭亡;元朝的覆灭,蒙古人被逐出中原;在俄罗斯,莫斯科等公国的王公贵族们从十四世纪下半叶以来就拒绝向金帐汗国的宫廷纳贡和效忠,到了十五世纪伊凡大帝使莫斯科公国最终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而察合台汗国则长期处于几大汗国的左右夹击之下,一直处于是分裂和积弱不振的状态。虽然十四世纪末期帖木儿帝国的崛起曾一度造成了蒙古大帝国中兴的假相,但如同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帝国一样,帖木儿帝国也不过是夜空中的流星,一闪而逝。帖木儿死后,他的帝国迅速分崩离析,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空前的大冲击到此结束。

蒙古人的征服是人类历史上来势最凶猛、波及范围最广泛、为时最短且破坏性最大的游牧民族入侵浪潮。那些身材矮胖、骁勇善战的黄皮肤蒙古人,以其高超精湛的骑术和骇人听闻的屠杀和暴行,给从中国到西欧的各个农耕文明圈中的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噩梦。蒙古人的征服活动虽然没有创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新文明,但它却结束了一个时代,即游牧民族大规模入侵农耕世界的时代。由于蒙古人在西征过程中把中国的火药这一伟大发明带到了西方,从而使得后来的凶猛矫健的游牧骑兵再也不能在滑膛枪的密集子弹面前任意地纵横驰骋可以说中国间接两次挽救了西方文明,第一次是钓鱼城击毙蒙哥是蒙古陷入内乱,第二次是火药的传入让欧洲有了抵抗的希望。当十六世纪这个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来临时,整个欧亚大陆已经泾渭分明地被划分为三大块:天山——喜马拉雅山以东是信奉儒家伦理的大明帝国;从印度到小亚细亚直至欧洲的巴尔干半岛是穆斯林的天下,它包括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伊朗的萨菲帝国和囊括了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北非和巴尔干半岛直至匈牙利的奥斯曼帝国;在旧大陆的西端和西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明末之军国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