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师之子

〖琴师之子〗

三、竖竹巷子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张扬右手端着《行医日录》看,左手伸手指着张大山说:“让他娶你吧,我就要媳老婆了。”苏小焕拍着手说:“好极好极,二青子要娶媳妇了,有人管着你,张家集就少了个祸害。”阿端问:“张扬哥哥,你要娶谁做老婆?”

张扬说:“玉锁。”张扬为了花娘玉锁火烧红船的事几个人都知道,但听说他要娶个花娘为妻,都诧异地瞪大了眼睛。张扬闷声说:“玉锁是因为我才傻的,我不能让人家在背后骂她一辈子。”苏小焕点头称赞:“难得,看不出你是个真性情的汉子,我原来小看你了。”

阿端突然说:“我长大了要嫁给何苦。”几个人笑起来,苏小焕问:“你为什么要嫁给他?”阿端说:“因为他实在太可怜了。”苏小焕揽着阿端的肩说:“何苦可怜是因为他父亲运气不好,等到何苦有了自己的运气,就不可怜了。”

阿端问:“人人都有自己的运气吗,等何苦有了自己的运气,那他还是何苦吗?”苏小焕说:“人人都有自己的运气,但是何苦最后还是何苦。就像眼前这两位张先生,张扬是奔腾百里的原江,张大山是水流平稳的原江,虽然各有各的命运,可是无论怎样流转,总有一天还要汇集到一起,如同三江汇入洛河,洛河汇入西海,西海汇入银河,往而不复,却要殊途同归——”

苏小焕正说着,张扬突然“啊!”地大声惊叫起来,把手里的《行医日录》端到张大山眼前,兴奋地大声问:“这是真的么?”张大山接过书看。原来《行医日录》最后一章里录有各种医药传说,张扬正看到其中有一条:“故老相传,大雪巅山之北有苦海冰原,中有百年苍熊,得其胆食之,可消百病;得其心食之,可起死回生。”

老太婆先把阿端扶上驴车,然后伸手请张大山上车。张大山无奈,只好任阿端跟着去。老太婆坐到车夫身边,突然回过身冲着阿端“咯”地挤出一个生疏的笑,脸上的皱纹泛裂开来,咧开的嘴里牙齿稀疏,眉毛眼睛鼻子都皱在一起。阿端被她的样子吓了一跳,缩头把脸埋在张大山的怀里。

车夫甩鞭驾驴,灰驴腿长脚健,车行轻快。只听蹄声答答,转眼已过巷口的“扶余老面馆”。这时候正当饭口,面馆里传来阵阵吵杂的叫面唤酒声,后厨的窗子里向外窜着浓浓的白烟和饭菜香气,隔窗看到吕老七双手拉着两条长长的面,正投向锅中滚水里,他老婆用把长柄木铲不住在锅里搅着。

驴车转出巷子,沿着笔直的洛河大街向西直行。街上人来人往,张却安家的享运绸庄占据大街三间店面,门前两只巨大的石狮傲然而立。邻家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大山摇头说:“这只是传说。就算巅北的苦海冰里真有百年苍熊,又有谁有本事去杀熊取胆——”

张扬伸手抢回书,“嚓”地把写有百年苍熊的这一页给撕了下来,张大山惊问:“你干什么?”

张扬把书页揣进怀里,站起身向外走,边走边说:“我这就去苦海冰原,杀熊取胆,回来治好我母亲!”

几个人吃惊地看着张扬匆忙出门。张大山转头看见张扬抓的药还放在桌边,拿起药追了出去,张扬身影在大门口一晃而出,张大山正要张嘴叫住他,却见一个位鸡皮白发、灰衣布鞋的老太婆面无表情地站在大门边,正是三天前来找杜秋芝的那个人,身后停着一辆驴车。

张大山停下脚步,老太婆伸右手递过来一封绿色的信封,盯哑着嗓子说:“有信呈送给张大山先生。”

张大山为张扬包好了药,张扬却不急着走,盘腿坐在桌边拿起《行医日录》来翻看,边翻书边问:“这书里有没有我母亲治胃病的法子?”张大山说:“医术药物都是因人而异,并不是同样的法子就能治同样的病,你母亲病久,肠内结石将满,用药也只能延缓病情,不能除根。”

张扬不死心,前后翻着书,又问:“林先生家里有酒吗,咱们喝一杯。”张大山摇头说:“林先生不喜欢喝酒,医馆里没有。”张扬从怀里掏出一把铜钱来,递给阿端,说:“我请你们吃午饭,去巷口的面馆里买点儿酒菜来。”阿端接过钱蹦跳着跑出门去。

过了一会儿,阿端空着手蹦跳着跑了回来,张扬瞪眼问:“吃的呢?”阿端向后一指,身穿月白色绸衣的“二学士”苏小焕走了进来,笑着说:“你们两个大男人坐在这里看书,让小姑娘去买吃的,不怕她被坏人拐走么!”

张大山忙站起来召呼问好。苏小焕把手里的两包吃食和一坛醪酒放在桌上。张扬拆开纸包,见有白切三江鱼、糟鹅肝、水芹火腿、清油仔虾、鳝丝江苔几道菜,知道不是用自己那几十枚铜钱买的,挥手说:“好!难得二学士破费,大家一起喝几杯酒吧。”

苏小焕大大方方地坐下来,四个人一起吃喝起来。阿端很喜欢苏小焕,附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苏小焕听了仰头笑起来,一时间花枝乱颤。张扬问:“二学士笑什么?”苏小焕看看张扬,又看看张大山,笑吟吟地说:“林阿端问我,要选你们俩哪一个做新郎。我正想要问问,你们两个谁敢来娶我?”

张大山站起来接过信拆开看,里面是张绿色娟笺,只写了一行字:“安置老小,速来坚竹巷。”没有名头,也没有落款,但笔迹端秀,一眼可见是杜秋之笔迹,绝无假冒。

张大山把信纸前后看了几遍,转回身送走了苏小焕,简单收拾停当后,锁上怡安医馆大门。

张大山请老太婆稍等,带着阿端回到家里,蒸了一锅面饼,约够老爹和阿端三日之粮,叮嘱老爹和阿端不要出门,自己速去速回。他们父子日子清静,也没有什么要紧事,生活起居都由张大山安排,张老泉并不过问。这时候听说儿子要去坚竹巷,张老泉突然一阵剧烈咳嗽,却也没出声阻止,清瘦脸上一无表情。

张大山又在桌子上给何苦留了字条,出门来见老太婆。阿端亦步亦趋地紧跟身后,无论如何说劝恐吓,就是不肯离开,嚷嚷着要去找妈妈。

老太婆核桃皮般皱巴巴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嘴里漏着风说:“张先生放心,坚竹巷里好玩的物件儿多着呢,这样漂亮的小女孩,我家姑娘们一定喜欢,你就带着她去吧。”阿端立即走到老太婆身边,拉起老太婆的衣襟扭过头不看张大山。

三、竖竹巷子 (第2/3页)

 阿端问:“哥哥,你为什么不高兴,是想我妈妈了么?”

张大山随父亲长大,从没见过母亲。来到张家集后,杜秋芝待他很好,却始终不知道妈妈应该是如何模样。他微笑说:“我是很想念你妈妈,但是我叹气是因为找不到治疗你张伯伯眼睛的法子。”阿端伸手拉着他衣袖左右摇晃着劝慰:“你不用烦恼,我爸爸是赛华佗,他一定有办法让张伯伯重见光明——”

两人正说着话,院外响起‘当、当’的扣门声,阿端一跃而起,叫了声:“妈妈回来了。”跑出去推开院门一看,却是“二青子”张扬。

张扬的母亲因为肠胃病重已经卧床三年,张扬常来怡安医馆为母亲抓药,和张大山渐渐熟络起来。两个人年纪相差不多,一个直爽冲动、一个清静自然,却很能谈得来。

阅读琴师之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