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南宋

〖秣马南宋〗

正文 第五十五章 渔业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接着李超又介绍了“种”的概念:即养殖的鱼种,得规格齐全、质量优良和数量充足。

这个方面石斌是勉强能懂的,算是优胜劣汰。但他仍旧不懂把肉食性鱼类和素食性鱼类放一起是怎么增加产量,虽说他从不认为李超会阴他,但是总感觉说不过去,如鲠在喉。

一听石斌这个问题,李超憋不住笑了起来,说道:“大哥,这鱼类没有什么素食性的,只有杂食性和肉食性。您的意思我明白,其实就是温顺的鱼不要和暴躁的鱼混养,这是对的。还有一点就是大型鱼类不可以和小型鱼类混养。否则温顺的鱼和小型的鱼全都会灭了。”

这么一说,石斌完全明白,立刻表示就鼓励养殖青、草、鲢、鳙四种鱼类。

“饵”:即饵料,要符合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要根据鱼类不同的生长发展阶段配制不同的饵料投喂。饵料还可以分为天然饵料和人工饵料。

所谓天然饵料是指水体本身所生产的各种藻类和小虾。人工配合饵料是指根据不同鱼类所需而配制的。

“混”:即合理的混养。照李超的说法,池塘通过混养鱼类可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以获得较大的收益,混养要考虑各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和相互竞争。

这个概念倒是让石斌想起了阴阳平衡。想起了美国阴阳不平衡的女校,阴阳平衡的普通学校。

这当然只是一个懵懵懂懂的概念,为了防止石斌又是如鲠在喉一般,这次李超聪明的主动解释了。

原来如青、草、鲂、鲤等吃剩的残饵和排泄的粪便,可以培养大量浮游生物,使水质变肥。而鲢、鳙鱼则以浮游生物为食,控制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又改善了水质条件,可促进青、草、鲂、鲤鱼生

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一听李超的言语,几人便明白李超肯定是个非常有经验的内湖渔民,更是急不可耐的示意他快点说清楚。

原来“水”:即池塘的环境条件和水质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分开且方便。

“这些大家都知道,水就是鱼的空气,当然要空气新鲜,那怎么才能保证水质好呢?”石斌立刻问道。

李超这老渔民则表示,养鱼就要先养水。首先放鱼苗前要将池塘里的蓝藻清理干净,因为蓝藻会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其次则是将水葫芦、水花生等有利鱼类生长繁殖的水生植物进池塘。

这么个概念可颠覆了石斌的认知,池塘里的鱼不就是吃池塘里的东西?还要把蓝藻清除,移植水葫芦、水花生?这些小鱼可够娇贵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文 第五十五章 渔业 (第2/3页)

我想在潭州大力推广渔业。我观察咱们这到处都是池塘和山丘,这些池塘不就是养鱼的好地方吗?不过为兄这个外行却不知如何养鱼,只好请三位贤弟前来商议。”

知道了石斌的想法李超第一个说道:“大哥想法甚好,不过的确还需谋划一番,因为各种鱼类生存环境不一样,一个不小心就白忙一场。”

刘霄和王三也点头赞同,石斌更是笑着说道:“所以我这山民才专门将王三你这智囊和李超、刘霄你俩水匪请来啊,哈哈!既然李超你都知道一些门道就快说出来给我们听。”

“大哥,其实这也不是门道,不过几个小诀窍而已。可以总结为八个字‘水、种、饵、混、密、轮、防、管’。”

阅读秣马南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