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六十五章 文臣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但是如今却发现,黄福却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后,发现的最能干的行政官员之一。

此人在控制交趾的策略方面,虽然执行的一些手段不太符合朱瞻基的心意,但是仅仅凭他单枪匹马能让交趾人对他言听计从,能让人知道他的能力了。

朱瞻基偶然间从奏章里面发现了这个人,对他做了一番了解后,越发觉得自己不能小瞧古人。

因为这个人不论在什么职位,干什么工作,都能做到让人无可挑剔。

但是像黄福这样的喜欢办实事的人,在臣里面自然不够清贵,也不会受到臣自己的推崇,所以在历史名声不显。

洪武十七年,黄福登进士第。后入太学,历任金吾前卫经历。

他因为书论国家大事,得朱元璋赏识,擢升其为工部右侍郎

建帝即位后,颇为倚任黄福。靖难之役时,朱棣制奸党二十九人名单,黄福位列其。

但是后来因为其才华出众,为官出色,朱棣不予追问,恢复其官职。不久,升任为工部尚书。

朱棣时期的大臣,被区分成为了几个阵营,有朱元璋时期的,有建帝时期的,也有朱棣自己的近臣。

而这个时代的儒家,其实也没有他想象那么不堪。如今的朝堂内外,有着一大批具有理想主义和实践精神的儒家臣。

光是是朝廷的内部,朱瞻基认为不错的臣有一大批。

像解缙、黄淮、胡广、胡俨、杨荣、金幼孜、杨士、杨溥、蹇义、郁新、刘观、郑赐、宋礼、金纯、夏原吉、吕震、金忠这些人,都是在历史能够留下自己名字的人。

而在朝堂之外,大明各地,像这样的人也不少。

如以尚书头衔兼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的黄福,朱瞻基在后世的时候根本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人。

像黄福这样的大臣,如果和光同尘,夹着尾巴做人,可能还会有个好结果,但是因为他做事负责,结果遭到了不少对手的构陷。

陈瑛弹劾黄福不体恤工匠,于是被改为北京行部尚书。次年因事连坐,逮捕入锦衣狱,后被贬为事官。不久,恢复官职,因明军进攻安南,其负责总督军饷。

以臣负责南征军的总后勤官,黄福仍然做的非常出色。安南平定后,明朝改安南为交趾。朱棣命黄福以尚书头衔兼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成为大明著名的封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六十五章 文臣 (第2/3页)

力打压,即使有赏赐,可能也会减等。

但是这个时期,在朱棣的强力统治之下,臣武将虽然不能算是亲如一家,但是相互之间也没有多少掣肘。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这一个武将自营地,一个臣制约武将的机构,相互之间虽然会经常爆发一些小矛盾。但是一切都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并且没有谁高谁低之分。

虽然朱瞻基因为受到后世的一些影响,对儒家的印象并不好,但是只有亲身体会了之后才知道,一个封建王朝是离不开儒家这个占据了社会主流思想的学阀的支持的。

阅读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