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九十六章 选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吴则带领了一帮人认真研究了江堤各处的地基,地势,确定哪里最适合建设工厂。

这种测试较费时,费力,想要得出精确结果,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确定好的。

朱瞻基站在江边,看着这六百年前的长江,心一时之间也感叹万千,倍感孤寂。

这个时空也不知道与原来的时空是一致的吗?他做的这些事,会影响到原来的时空吗?

恐怕不能。

所以工部派了两个员外郎,四个主事,八个司务来帮朱瞻基挑选人员。

朱瞻基也派出了以金阔为首的十几个太监,按照朱瞻基的标准来挑人。

今年正月初一的大朝会,除了频繁的人事调动,最吸引群臣的是奉天殿御座旁边摆出的一个地球仪了。

大臣们在台下能模糊地看到地球仪面大明的疆域,人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是几次朝会下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那是皇刚得到的一个天下地图。

虽然人人都想凑前

不过不管哪个时空,每个人都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能够留下自己存在的痕迹,足够了。

除了水车动力的工厂,朱瞻基也考虑过发明电力。

初的时候,他做过实验,用两块磁铁,加一些铜线,转动的时候,能出现电,甚至还能点亮小灯泡。

而如果利用水车的原理,带动一个大型的转子,也是有可能发电的。

不过,这个更难,因为绝缘铜线,绝对不是现在的科技水平能做出来的。

宋礼对河道,土质的了解更是远超朱瞻基,也直接否定了在这里架设水车。

众人沿着河道继续向,江心出现了一座大岛,这也是应天府著名的江心岛。

长江在这里被分成了两条河,岛北侧是主河道,南侧与江岸之间形成了一条长约三十里的夹江。

夹江水流不是太急,但是水量也不小。选了一处岸基牢固的江堤,宋礼让人在水安装了几处测力水车,并且让人用木板船测试了水速。

虽然这些方法简单,但是也能估算出大致的水速和水力。

他也不懂做铜线,在冶炼水平还没有达到更成熟的阶段,电力还要等一段时间。

获取了各种了数据之后,一行人又反转回城,在回城的路,没有再讨论建设工厂的事宜了,朱瞻基跟宋礼和吴详细谈了一下,他要建设科研所,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工部的官吏或许还有差额,但是工匠绝对不缺。

整个工部,有着全国各处的各种工匠的名册,不管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最简单的是按照名册挑选好了。

这件事他也不准备一手操办,而且这种事,他出面也不一定能其他人出面更好。

第九十六章 选址 (第2/3页)

,不当他们的面问,自然也是有保护朱瞻基的意思。

其他人一听,也明白了朱棣的心意,转而又都开始夸起了朱瞻基。

沿着清凉门出城,过河,众人先来到了秦淮河的入江口。

这里河滩淤泥深厚,地势低洼,朱瞻基只是一看,不认为这里适合建设工厂。

阅读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