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一三一章 刘青田后人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出使过西域,他很清楚,棉花最早本来是从现在帖木儿国的西南部开始种植的。那里在汉代,已经开始种植棉花,而华夏却是从宋代才开始逐渐种植棉花的。

只要大明能够承诺收购他们出产的棉花,然后将他们需要的各种物资卖给他们,这件事很容易操作。

但是从皇和太孙的角度,当然不仅仅只是这个目的。虽然现在陈诚还没有完全琢磨透他们的想法,却已经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将会是一个庞大计划的一个环节。

所以他拿出了万分热情,与这十七国的使臣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沟通,想要说服他们主动来种植棉花。

跟陈诚很快明白了层的意图相,工部虞衡清吏司的员外郎刘杰至今却都一直是忙并迷糊着。

身为诚意伯刘伯温的曾孙,因为曾祖和祖父都被胡惟庸害死,家族封爵在十八年前也被剥夺,父亲刘廌从此隐居家乡青田,无心仕途。

刘杰却不甘如此,他自小得父亲精心教导,少年成名,建年间以殿试二甲入仕。

不过,身为诚意伯的后人,他在官场却遭到了或明或暗的排挤,十几年来,仍然只是工部一个边缘人物。

虞衡清吏司成立了新的专利部,无人知晓这个部门以后能不能起来,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部门以后少不了打官司,所以将他给发配到了这个新部门。

专利部的第一个官司是自己部门与內监的官司,虽然雷声大雨点小,但是他的这个位置也如同是一座火山口。

而且,他只是在下马桥待了一天,情况还没有了解清楚,被朱棣又派到了鸿胪寺,专门接待跟随使团一起来应天府的十七国使臣。

陈诚不是一个愚鲁之人,如果真的愚鲁,他也不可能从一个寒门学子,成为从五品的员外郎,并且出使安南,西域,都能取得不错的成效。

他将自己从回到京城,经历的一切只是简单地回想了一遍,串联在了一起,有些明白皇和太孙的对他的定位了。

他能被赏识,是因为自己对西域的情况较了解,两本著作都颇受皇和太孙重视。

而太孙将他带到世界地图前面,要在他的书里面加西域适合种植棉花的述论,从他的角度来说,是为了让西域各国重视棉花的种植,引导他们发展棉花种植。

但是任谁也没有料到,在官司结束以后,专利司立即成为了应天府最热闹的衙门之一,全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三一章 刘青田后人 (第2/3页)

的君主,他现在尝到了独家经营的甜头,手头宽裕,內监光是收关税能让他不虞资金压力,想要让他放开管制,那是不可能的。

陈诚虽然被调到了下马桥农庄,但是实际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

下马桥农庄这里,地理研究院,矿产研究院,钢铁铸造研究院,格物基础研究院,机械研究院,化学研究院,医学研究院,纺织技术研究院,造船技术研究院,建筑水利研究院。

这十家研究院目前也只是搭建起了框架,工部被调过来的工匠和管理人员,大部分也都是在夹江工业区坐班,研究。

阅读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