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十七章 结果并非我想象的那样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朱棣一共有三子五女,其三子四女都是徐皇后所生。

永平公主身为嫡次女,纵然不太受宠,却也没人敢欺负了她。

但是因为其夫君早逝,让她26岁守了寡,个人缺乏安全感,所以很爱财货。

一个公主爱财货,在这个时代,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她不以为耻,还将自己的一套人生观灌输给了唯一的儿子李茂芳。

李茂芳朱瞻基小一岁,自幼被永平公主捧在手心里长大,此人不成武不,最喜欢的是做生意。

不过他跟朱瞻基不同,朱瞻基喜欢去武将,勋贵家里,而他喜欢去自己的属官家里,而他的属官都是臣。

偶尔朱瞻基也会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朱瞻基只是淡淡地以涉及军事机密,等琉璃概不外销,低档琉璃马家产量不高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与永平公主母子遭遇冷遇不同,永安公主虽然去世了,但是惩罚了袁容三年,朱棣也似乎消了气。

腊月二十八葬了永安公主,第二天袁容递帖子,请辞广平侯。

大年初二这一天,朱棣在接见勋贵的时候,顺理成章地承诺,袁祯将承广平侯爵位。不仅一应俸禄照旧,还补了前三年扣下的俸禄。

朱高炽并不知道过了年自己要被打发到西北,这几日除了宫应酬,一直在四处赴宴。

马致德一家原本是以天然水晶的打磨为主,成本高昂,利润不高,只能算等商户。

但是在投靠朱瞻基以后,朱瞻基扶持他们建起来了新式的琉璃窑,让琉璃的制作越来越趋近于现代玻璃。

马家的琉璃,质量这个时代的威尼斯玻璃还要更胜一筹。

特别是望远镜的发明,高级琉璃和水晶的应用从观赏趋向实用,销量大增,如今成了大明最大的流利商。

有朝廷的官方订单,马家的高档水晶和琉璃供不应求,哪里用得着让他们代理销售。

但是如果是自己监国,完全没有必要,稳定为主,不需要将矛盾激化了,反正自己是绝对不会偏向臣的。

见朱瞻基的脸没有担心,朱棣也非常满意,说道:“我看了你的《权力的平衡》写的非常好,是我也受益匪浅。你能有这样的见识,我对你也放心了。

你父王是个糊涂虫,只能将他远远打发出去,不要妨碍你做事。不过……今后这样的话,不要写在纸,让他人看了去。这件事,我们爷孙两人心里有数好了。”

朱瞻基问道:“烧了?”

朱棣点了点头。“我既然已经看了,当然是烧了省心。过年这几日,你好好想想该如何坐好这个位置,过了元宵,你恐怕没有这么轻松了。”

但是他做生意靠的不是创新,不是踏踏实实,而是喜欢仗着公主母亲,仗着富阳候的身份强取豪夺。

因为吃相太难看,惹出几次是非,让朱棣对他格外厌恶。朱棣数次训斥永平公主,才让他们母子收敛了一些。

因为这个原因,朱瞻基对这个表弟其实也不待见。他倒不是瞧不起做生意,他自己其实也在做生意。但是你不靠自己本事,只会仗势欺人,这不是做生意,这是做强盗。

不过他们母子因为是独子,所以没有参与下西洋的进程,也不会来纠缠朱瞻基给他们家在南洲划一块地盘。

让朱瞻基啼笑皆非的是,入席之前,永平公主带着李茂芳找到朱瞻基,竟然想让朱瞻基帮忙,让富阳候府代销马家水晶,琉璃在北方的代理。

朱瞻基却在忙着应酬,他虽然是太孙,但是京城勋贵众多,一些亲眷家族,他也必须要一一应酬。

朱棣每日躺在暖房里偷懒,朱瞻基和朱高炽只能承担起皇家的责任。

当然,朱棣也不是什么事都不管,在初二这天,皇宫也邀请京城各大勋贵,在宫赐宴。

在这场宴席,朱瞻基也见到了皇室的另类永平公主和他的纨绔儿子李茂芳。

这位二姑姑在整个皇族都一直不受待见,因为她一直都不像一个公主,而是像一个商人之女,浑身下没有一点公主的自觉性。

朱棣离去之后,朱瞻基才真正的将自己的兴奋之情表现了出来,原地空翻了一个跟头,然后兴致冲冲地来到了书桌前面。

想要叫人送来如今朝廷京官和地方官员的名单,但是想想在过年了,朝堂都封印了,还是不要折腾咨情司了。

但是兴奋的情绪难以压抑,他大喝一声。“李亮,去吩咐太孙妃,今晚我歇她房里,准备点酒来,我要饮酒。”

如此兴奋的时候,他却找不到一个知己来喝酒,只能找自己的大老婆陪了。

不过想要在这个时代找个知己,以他的身份,是不可能的。

朱瞻基的心情是激荡的,却不能表现的太欢喜。身为人子,他这个时候理所的应该表现出对朱高炽的关心。“可是父王腿脚有疾,这一去数千里……”

“他只是腿脚不便,又不需要他走路!何况伺候他的人也不少,不用你担心他。”

朱瞻基的快速地盘算了起来,如果是自己监国,那最开始的一些计划可以暂停了。

如大年初六他准备鼓动勋贵和武将们与官交恶,将两者之间的矛盾激化。

这是为了防止朱高炽太信任臣,对武将形成压制。

……

……

永乐十八年的春节,朱棣的风湿腿又犯了,这导致了许多应酬都由朱高炽和朱瞻基代替他。

连大年三十晚的祭天仪式,都是朱高炽代替他进行。

让朱高炽代替他进行祭天,这也释放出了要给朱高炽更多权力空间的信号,让一干臣都喜气洋洋。

第十七章 结果并非我想象的那样 (第2/3页)

为了给朱瞻基腾位置,不让他成为自己的掣肘。

朱瞻基一直以来的准备是在京城蛰伏,主要精力放在银行事务和科技推进。然后在朱高炽太过于放飞自我的时候出来干涉一番,不要让他坏了事。

但是没有想到,朱棣竟然直接要把朱高炽派出去,留自己到应天府监国。

如果是让自己监国,那么把薛禄留下也可以理解了,自己必须要有一股私人力量,来威慑百官。

阅读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