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九十五章 八股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号房里面只有两块木板,一块坐,一块写,到了夜间,两块一并,就能睡觉。

进来之后,除了每天能出来领一次水,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九天下来,里面的气味自然不会好闻。

这里虽然距离免费供水的地点有点远,但是因为位于边缘,不用怕毒气攻击。

将自己的东西放好,已经是日上三竿了。

怕自己的笔墨纸砚被人盗取,于谦不敢离开自己的号房,如果现在这些东西没了,他连考试都考不了。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于廷益,待有朝一日,我定涌泉相报!”

等所有人被检查完毕进来,主考官宣布封场,已经是日落西山了。

第一日并没有安排考试,只是在所有人都进来之后,由主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于谦带的烧饼,不仅有各种肉馅,还全部都是白面烙制。

他带的菜也非常丰盛,全都是加多了盐的肉菜,他取出了一份,跟王乾换了一份咸菜,并且将自己的肉饼也跟王乾换了几个。

“这种肉饼不耐饿,把你这加了高粱的烙饼也跟我换几个。”

王乾楞了一下,笑着说道:“正有此意,也让我能打打牙祭……”

面对于谦,他笑的非常灿烂。但是等两人分开,王乾重新收拾了自己的行囊去寻找自己的号房的时候,眼睛忍不住有些湿润了。

王乾看了看于谦,他那阳光的脸上没有丝毫嘲笑,有的只是淡淡的关怀。

他的心里有着淡淡的感动,却也没有丝毫的扭捏,将被子丢在了地上,然后就把背在身后的考箱取了下来。

明初时期,考场的管理还比较严格,考场严禁明火。像后世那种考试直接背一个油炉进来做火锅吃的富家子弟,这个时候还没有。

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基本都是准备三天的烧饼,江南有些人吃不惯烧饼,也会准备一些炒饭,然后从考场取了热水泡着吃。

烧饼与烧饼也不同,像王乾带的烧饼,都是麦粉里面掺了杂粮,味道虽然不咋地,但是能更耐饿。

此后,元明两代屡毁屡修。最近一次损毁是在永乐十七年,一场大火将府学烧的只剩下戟门。

现在的府学是去年刚又重新修葺好的,考场也经过重修,说起来,于谦他们还是第一批修葺后的考生。

秋闱又叫乡试。洪武十三年才正式确定下来了考试规范。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不过因为是在秋季举办,老百姓一般还是称之为秋闱。

考试举办地点在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所在的地方考试。

到了乡试这个级别,各省的学政是不能主持乡试的,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

即便没有人偷笔墨纸砚,拿走了他的干粮,这几天难道就要饿肚子吗?

站在号房门口,他看了看四周,辨别出了方向。这个时候,他看到了背着自己包裹的王乾。

看着对方背着一个破旧的考箱,腋下夹着的被子露出了大片棉絮,他笑着叫道:“王兆南。”

王乾看见了他,笑着走了过来,丝毫没有因为破旧的棉被有不好意思。“于廷益,你这个位置不错,坐北朝南,还在考场边缘,不用担心味道熏人了。”

于谦看到他考箱上面的一摞烧饼,笑道:“你母亲做的咸菜我很喜欢,不如我们换一点菜吃。”

考场内携带的被子,按照朝廷的要求,是被套与被单分离的,方便检查。

但是只有大户人家才能有多余的被子,一般的穷困家庭,那里有闲余的被子?

但是这个时候,因为检查人员拆开了你的被子,你也不要抱怨。最多你自己携带针线,进去了之后再缝起来。

第一天的检查是最严的,数千人都要检查,所以需要提前一天进场,顺便也适应环境。

于谦的运气不错,位于考场西侧朝南的号房,并且在倒数第二间。

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

初六日考官们入闱,先举行入帘上马宴,凡内外帘官都要赴宴。

宴毕,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

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十一、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虽然是连续考九天,但是中间会有半天时间让衙役进入补充食物,饮水,还要将考生的便溺之物倒掉。

这里面固然有一些玉成好事,但是大部分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因为用这种手段来拉郎配的,能有几个出众女子呢?

但是这个时代可不会给你选择的机会,你开始只要上当了,进了对方的家门,那你就绝对不可能出尔反尔。

要是落个不好的名义,对方势大,你这官也别想当了。

杭州府学前名临安府学。建于宋绍兴元年,以凌家桥西慧安寺故基重建,有十斋。

绍定四年,府尹余天锡增置学田。淳祐八年,重修并增置学廪。

因为考官,考生都不能随意进出。刚进考场的时候,这考场的气味还能闻,到了考试的后期,这里的气味能熏死人。

如果身体不好,这一场考试,都能要人半条命。

虽然来的早,但是到了于谦进场的时候,已经是天色渐明的时辰了。

负责检查的衙役基本都不是杭州本地的衙役,而是从外地调来。当然,杭州的衙役也要调去外地执勤。

检查人员仔细查看了考箱,于谦的衣裳,并且将特制的被子直接打开,看看有无夹带。

第九十五章 八股 (第2/3页)

于家已经准备好,等于谦秋闱考完,不管能不能中举,都先举办婚事。

要是不能中举,就先在家生儿育女,等三年再考。

要是考中,成亲了之后再去京城春闱,也不怕被京城的官员,富商拉郎配。

大明在某些方面,还是继承下来了前宋的一些习俗。未婚的进士们,可是京城官员,勋贵,包括富商们最青睐的联姻对象。

阅读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