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一三五章 接连震撼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而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个。打仗只要打赢了,死的人少,不影响到百姓生计,百姓只会有自豪感。

而且,朱棣还有一个败笔,那就是用文言文写的徼文。

今天进入竞技场的除了出征的战士,就是他们的亲人,大部分人不通文墨,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朱棣念了些什么。

他们只能看到别人鼓掌,他也鼓掌,没有了开始的节奏。

朱棣似乎也觉得没劲儿了,很快就念完了徼文,想要看看下面还有什么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件事朱棣了解不多,问道:“真有一亩地可以产十石的作物?”

“那土豆,红薯的产量都超过十石,只是玉米却不到,跟麦稻相差不大。不过,玉米不耗地力,在山坡之地也可种植,可在西北推广。”

场地内,第一支受阅军队已经走了过来,他们是这次西征,功封第一的张昶和金吾卫,府军卫,腾骧卫三卫。

他们三卫在赫拉特城北设防,一举杀敌超过七万,其中包括了沙哈鲁和他的四个儿子,所以功封第一。

在李亮的介绍中,他们简直成了英勇神武的代名词。不过,普通的百姓和军属们就喜欢听这些,吹的越大,欢呼声也就越大。

王彦笑道:“陛下,这都是因为每年两次的蹴鞠大赛啊,皇室每次都有代表出席,这高呼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已经是常例了。”

朱棣点了点头道:“蹴鞠能培养尚武之风,今后可大力推广!”

“殿下已经在推广了,现在有了东洲来的橡胶,蹴鞠的球用橡胶制成,然后充气,可要比原本的猪脬更加耐踢。”

回到了包厢,朱棣坐下身来,问朱瞻基。“东洲舰队不是尚未归来吗?”

“主力舰队应该在七八月间归来,不过一些财货和农作物,去年就已经运回来了一批。”

这样在宣传的时候,不至于让某些边军,边卫,觉得自己被忽略了。

所有抽调过来的人要求身高在一米七五到一米八之间,前面的旗手一米八以上。

比抽调士兵,训练士兵更难的是写出让人满意的宣传稿,因为现在的文臣们,依旧喜欢用文言文来介绍各支军卫的情况。

这种用词优美,却没有一点气势的文章,在阅兵的时候,就显得太娘娘腔了。

朱瞻基甚至还亲自出手,写了几篇介绍各支军队情况的宣传稿,然后让其他人按照他的格式来写。

不过,他要下来的时候,在他身后的王彦低声提醒道:“陛下,举起右拳,挥舞数下。”

经常阅兵的朱棣当然知道这鼓舞士气的方式,只是因为面对的老百姓较多,他才没有想起来这件事。

经过王彦的提醒,他立即举拳向天。而全场的民众也跟随他的动作,举起了右拳大声呼道:“大明万岁!陛下万岁!”

这让朱棣又陶醉了起来,站在那里挥舞了几十下,才放下了手臂。

退回了通道,他才问道:“为何这普通百姓,现在也如此齐心?”

朱棣觉得自己的两条腿都是轻飘飘的,回来的时候,他还在考虑,要不要禅位给朱瞻基。

可是享受着这种万众瞩目的荣耀,他又觉得这个皇位更加宝贵了。

站在了演讲台前,朱棣深吸了一口气,也向所有人行了一个军礼,登时场内欢呼阵阵,不时能听到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口号。

朱棣念的是他亲笔写的一篇《西征徼文》,主要目的是为了给这次的战争赋予正义的色彩。

我大明不是无缘无故跑几万里,去打一场对大明没有太大好处的仗的。

经过几易其稿,全部经过了他的审核,然后才拿出来用。

一阵整齐的鼓声停止,声音略显尖细的李亮凑近了扬声器,大声喊道:“永乐二十年六月二十六日,我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凯旋仪式,现在开始……”

话音刚落,竞技场几个角落处的烟花立即被点燃,随后竞技场外,礼炮声响起,一时之间,热闹非凡。

朱棣大感有趣,却笑骂道:“虚头巴脑,不足道也。”

朱瞻基笑着说道:“这可不是给皇爷爷看的,而是给这全场民众,文武百官看的。”这会儿没有外人在场,身后就是几个信得过的内侍,朱瞻基又改回了皇爷爷的称呼。

除了鼓声,今日的庆典没有任何其他乐器,一切按照军队里面的军乐进行。

当三百六十面大鼓同时被敲响,这声浪形成的共振让所有人都兴奋了起来。

为了准备今天的庆典,所有的阅兵士兵已经接受了训练三个月,虽然不一定能走出整齐划一的正步,但是最起码已经像模像样。

搞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人能比朱瞻基更擅长。

而且,他还不仅仅抽调的是京卫和京军,还包括了一些没有出征的边军,几乎是每个军队都抽调的有人。

朱棣点了点头,认可道:“不错,费了一番心思。”

朱瞻基笑道:“精彩的还在后面,皇爷爷还请准备好登台吧……”

入口处,这次出征的将士代表,已经等候在了那里。在礼炮声停下之后,李亮高声大呼:“现在,全场起立,有请我大明帝国皇帝陛下致辞……”

王彦他们引着朱棣从门口出去,经过通道,前往突出的演讲台上。

而场内所有人,全部起身,纷纷右手握拳,放在左胸前,向朱棣行礼。

第一三五章 接连震撼 (第2/3页)

没有信仰的人,可能会不敬神,也可能见神就拜。但是任何一个已经有了信仰的人,都不会轻易转变自己的信仰,就是这个道理。

两人在窗口坐定,站在演讲台前的李亮立即就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早就在关注着他的乐师们,立即敲响了面前的鼓。

为了争夺这个位置,李亮和吕震还争了半月。吕震毕竟年纪大了,在中气不足,也难以坚持两个时辰的高呼,所以最后还是李亮胜出,担任主持,而吕震挂了一个总指挥的名分。

今天,一共有三百六十位鼓手被均匀布置在场地里面,确保每一个方位的民众,都能听到整齐的鼓声。

阅读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