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一三八章 推让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而且,他年纪也不大,今年不过四十五岁,还不到养老的年纪。

就是到时候朱棣死了,他回来之后,也不可能再坐上司礼监太监的位置。

除非朱棣恩许,或者是太孙殿下恩准,跟皇上要了自己,还能在这个位置上过渡几年。

总之,相比他们的职位安稳,自己才是命运莫测的一个。

想到这里,他这个曾经在战场上身中三刀也不曾流一滴泪的阉人,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朱瞻基的能力不差,经验也不差,现在缺的就是一些细节之处的了解。

直到王彦空手回来,一进门就跪倒在地。泣道:“陛下,蹇议长和众大臣接下圣旨。”

朱棣笑着挥了一下衣袖,说道:“传旨钦天监,让他们挑个好日子!”

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

朱瞻基不知道他是早就有心退位,还以为是被自己逼的,所以内心一直愧疚不已。

面对朱瞻基,朱棣内心纵然有一些失落,更多的却是欣慰。

自己挑选的继承人没有挑错,这对一个帝国来说,再重要不过。

接下来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朝廷里面的人事关系上,每个重要的位置,每个重要的人,每个重要的家族,朱棣都跟朱瞻基详细分析了一番。

“这都是皇爷爷的功劳,史书上也会详细地记载下来。孙儿一直视皇爷爷为榜样,也尽量不让皇爷爷失望。”

“你没有让我失望过,相反做的比我想的要好。你要不是做的太好,怎会有如今的尴尬局面。”

说到这里,朱瞻基也有些无语了。他是一个掌控欲非常强的人,所以在朱棣离开的这几年,一直在控制文官,武将这边的局势。

现在,不管文官,武将都变成了他的人,朱棣回来后,发现自己已经被架空了。

以朱棣的能力,想要夺回大权其实并不艰难,他还占据了大义。

至于这国家大事,现在也不用他操心了。

即便瞻基有一些地方做错了,自己这个爷爷的话,他该听还是要听。

王彦不敢怠慢,亲自捧着禅位诏书出了宫城,皇城,来到了承天门外左手第二套大宅。

第一套大宅是宗人府,名誉上的文官之首,但是如今连宗人令都是蹇义兼任,地位跟吏部不能同日而语。

而一直关注着皇宫的蹇义,在王彦抵达之前,就已经得到了消息。他让人叫了在衙门的侍郎等人,亲自迎到了二院门口。

谨身殿中,朱棣与朱瞻基爷孙相对而坐。朱棣今日不像往常一样,随意而坐,苍老的身体挺的笔直。

而朱瞻基也没有吊儿郎当的样子,正襟危坐,看向自己的爷爷。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朱瞻基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十二年开始,孙儿就在为今日准备。原本以为自己准备好了,但是现在却觉得,依旧需要皇爷爷的教导。”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朕自登基以来,北平草原,南控交趾,东靖东瀛。如今大明虽然称不上四海靖平,却也不需要大动干戈。你只要休养生息几年,这大明的百姓日子就会好过起来。”

众人纷纷起身,面向圣旨而跪,在王彦面前表演了一番君臣和谐难离的一幕。

虽然知道他们是作戏,王彦也无心讥笑他们。朱棣禅位,影响最大的其实是他啊!

他们这些大臣,换了谁当皇帝,都不会影响他们的职位。

可是他这个司礼监太监,在皇上没有死的时候,自然还是要在跟前伺候的。

从大权在握的首领大太监,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他才是真正的不甘。

外间的前院是低级官吏的办公场所,他们如此大的动作,当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看到是王彦亲自捧着七色圣旨驾临,所有人都知道是什么事了。

王彦看到蹇义,轻声笑道:“有劳议长大人久候,咱家可是过意不去。接旨吧……”

蹇义带着几位属官跪下,王彦也就有条不紊地念完了这篇格式化的圣旨。

这一次,蹇义没有直接拒绝接旨,只是要王彦稍候,因为这件事,需要九卿共同决议。

他这边派人去叫人,而其他衙门也早已看到了王彦一行,知道皇上第三次禅位诏书下来了,所有人都很快地汇聚在了吏部二院。

忙完了这些,他才叹了口气说道:“让太孙进来吧!”

第三次诏书被封驳的可能性很小,从这段时间的反应来看,他禅位,瞻基继位,可谓是众望所归。

这次的诏书发出去,也就代表他远离了皇位。

不过这样也好,这几年朱有炖可是编了不少戏,在皇宫里看看戏,无聊了到应天府到处逛逛,更惬意一些。

他计划到了冬天,就出海去南方,到了那一年四季都是夏季的地方,这风湿老寒腿,也不会太折磨自己。

圣旨就被摆在众人之间的桌上,六部主官和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九位大臣坐在桌边,谁也不肯第一个开口说话。

还是站在一边的王彦忍不住说道:“诸位大人,陛下这次是诚心去位,这几日,一直在跟咱家聊着南方的暖冬……,你们……还是按照程序走吧!”

众人的目光都盯在蹇义身上,他现在是百官之首,也只有他第一个开口才行。

蹇义盯着七彩圣旨,眼眶逐渐红了起来,最后忍不住痛哭流涕。“老臣自永乐元年就一直追随陛下,蒙陛下厚爱,位居百官之首,这些年来兢兢业业,不敢怠慢。如今,陛下老了,臣也岁过甲子,自该随陛下而去……”

他这一哭,众人里面除了年轻的顾佐,其余人等也都哭了起来。

第一三八章 推让 (第3/3页)

瞻基的脸上不一会儿出了汗,他递过来一块没有用过的手帕,轻声说道:“殿下,陛下着实是爱护你的,你一来跪下,就把我们打发出来照顾你了。”

七月的应天府是最热的一个月,虽然两个小太监给他扇风,跪在外面的滋味可一点也不好受。

不过,这个程序必须要走,演戏演全套啊!

足足跪了半个时辰,朱棣在大殿内让王彦写了第三次禅位诏书,然后自己亲笔画押,盖上大印。

阅读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