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十六章 娘娘归来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以前粮价低廉,老百姓种地无利可图,所以想做工。

可是以前一个人种十亩地无利可图,如果种一百亩,两百亩呢?这又比做工强了。

朱瞻基惊讶地发现,如今的大明,竟然开始向后世美国的农场主们的方向开始发展了。

而且,因为南洲和东洲依旧在以优惠的条件吸引移民,所以不少百姓嫌在大明种地收入少,竟然还有不少略有家资的小地主们开始主动移民。

总之,如今的大明就是一个畸形的怪胎,因为有东洲,西洲,南洲的存在,这种畸形的状态不仅没有崩塌,反而因为通过移民这种内在的调节,变的正常起来。

而她却没有露出得意的神情,看着面前这些当初的小姑娘们,现在一个个头发花白,她的心里,只有惆怅。

已经六十多岁了,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今后,好好陪着朱瞻基度过余生吧!

而朱瞻基,一回宫就得到了来自唐林城的消息。在训练了两个月的时间之后,唐赛儿率领三万装备了连发枪的士兵,准备“收复失地”了。

(继续码字,今日还有一更)

只不过,现在的时代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也因为,如今的大型产业都被控制在朝廷,控制在内务府的手中。

转过头来再想想,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大明的东西战争,应该不会出现。

汽车抵达了皇宫,一进后宫,朱瞻基所有的妃子们都已经恭候在了后宫门口。

朱瞻基的一后四贵妃,如今还有蓝烟和马欣在世,马欣年龄又比蓝烟略小,所以如今的后宫之中,以蓝烟为尊。

这一次,再也没有谁能约束她了。

朱瞻基摇了摇头叹道:“当然是自己人啊!也怪我,儿子生的太多了,原本想的是,我的儿子占据了天下,肉烂了也在锅里,但是也要防备着,他们把锅都打烂了。”

“我不信你就没有一点办法。”

朱瞻基却又笑了起来,说道:“我不怕他们不争,怕的是这个世界未来变成死水一潭。没有竞争,这个世界如何能发展起来啊!”

蓝烟不赞同地说道:“说到底,还是你闲操心。如今大明的发展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这个世界也没有了大明的威胁。我们两眼一闭了,管他后世是什么样。”

朱瞻基哈哈笑道:“不能让他们生活的太安逸了。”

只是,这对于一心想要科技兴国的朱瞻基来说,需要吊起百姓的积极性,花费的力气更大。

不过好在东南沿海一带,因为人多地少,粮食运输方便,所以这里的百姓们对工业和商业的积极性更高,朱瞻基才不用担心无人可用。

不过这种失衡状态带来的严重政治后果,还是需要解决的。

要不然,今后的大明恐怕会跟美国一样,来一场南北战争。

因为工业想要发展,资本家想要赚钱,他们自然需要更多的工人,这跟农业经济是有竞争的。

朱瞻基想要改变这些,却发现,虽然专利法已经实施多年,人们都有了私有财产保护的意识,并且把技术也当做了是一种财富。

但是因为大明的阶级分明,人们最大的兴趣依旧在读书做官,当兵上面。因为这两种的发展体系是已经完善的,能让人看到发展的未来。

技术改进,工业发展,这个方面,因为缺少土壤,只有一小部分人有这方面的兴趣,才会向这方面发展。

因为这些方面对天分和兴趣要求比较高,大部分人虽然知道技术也能改变命运,却缺少勇气来改变,或者说不愿意拿未知来换稳定。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老百姓们依旧习惯了种地为生,特别是在农业机械大力推广以后,一个人能耕种的田地大大提升。

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实际上,朱瞻基跟蓝烟考虑的问题角度不一样。他个人认为,自己对这个世界还是有责任感的。

他必须要把今后的发展遇到的各种情况都考虑到,然后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让这个世界,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变化,都不会影响到汉人的未来。

这个时候,蓝烟透过车窗看到大街上有人推着自行车望着车队,惊讶说道:“自行车也有了?”

“瞧你说的,汽车都有了,自行车会没有吗?”

蓝烟靠在他身上笑道:“你若是不行,我就更不行了。我唯一能做的,在化学之外,也就是以普通人的角度,帮你完善一下以后的发展思路。”

朱瞻基点了点头问道:“在荣州府建立的备用研究院,现在还顺利吗?”

“一切都照搬下马桥农庄这里,有什么不顺利的。只是荣州府什么东西都缺,就连钢铁,都要从外边运过去。”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不管有多艰难,也要在荣州府建立一套完善的研究体系。如果大明以后遇到困难,最少还有个后手。”

蓝烟奇道:“如今全世界几乎都是大明的天下,我看你各项制度也制定的天衣无缝。欧洲的白人没有了美洲和非洲的资源,根本就没有威胁,谁还能成为大明的威胁?”

蓝烟瞥了他一眼,抿嘴笑道:“好像当初自行车还是我提醒某人的吧!”

“你我夫妻一体,何必分彼此。”朱瞻基笑了一句,又叹气道:“这就是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弊端,大明依旧缺少提升对普通人研究兴趣的方法。”

因为朱瞻基的疏忽,大明是在出现汽车之后,才开始研发自行车。

有了发展方向,也有相应的技术,自行车的制造其实非常简单。

可是,不能所有的事情都指望朱瞻基啊!

第十六章 娘娘归来 (第3/3页)

而这个时代,除了骂人,没有直呼对方名字的道理。

黄轩见蓝烟望向自己,连忙拜见道:“孙儿黄轩,字宇昂。”

“宇昂,回去让你奶奶明日来宫中见我,至于研究院这边,过几日我会过去检查你们这几年的成就。”

坐上了汽车,朱瞻基才叹了口气说道:“化学研究院有你建立起来的体系,发展还算不错,但是其他行业的发展,实在太不均衡了。”

阅读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