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疆

〖大国之疆〗

第一百七十九章 湖南之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革命至今的一切,让谭延闿早已懂得了几面讨好的必要性。黄兴以布衣身份来到长沙,他可以鸣礼炮二十一响,并组织盛大的欢迎仪式,可以将长沙德润门改为黄兴门,坡子街改为黄兴街。袁世凯对湖南民党的猖獗不满意了,他可以暗通曲款,派遣亲信秘书为驻京代表,每月拨款数万元,使其游走于北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之间代为周旋。甚至,他也能够容忍,身为共进党人的余钦翼,担任湖南陆军第一师的师长。

饶是如此,在牵涉到各方利益的博弈上,他还是处处需要仰人鼻息。身处局中的谭延闿,对此体会自然比别人更加深刻些。

就像这次的裁军,虽然能够减轻湖南的财政负担,消除各部队长官拥兵自重、不服约束的弊端,但他还是先小心翼翼的征求了黄兴的意见,在取得其谅解后,又让袁世凯的中央政府派了一位检察使来湖南督导,以正其名。等到一切工作都做到家了,才能开始动手。

六个陆军师,分别由余钦翼、赵春霆、曾继梧、王隆中、梅馨和程潜担任师长。虽然各师师长的思想倾向不尽相同,但在谭延闿的心中,早就忧心军方混乱的他,认为为了湖南的社会稳定,这些军队都是很有必要成为被裁撤的对象。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倾向民党方面的第四师王隆中所部了。该部官兵虽有血战鄂省之功,但第其中很大一部分官兵却对立宪派幕后主使杀害革命元勋焦达峰、陈作新一事深感不满。而中下层官兵又常常借援鄂之功,恃功要挟谭延闿的军政府。

第一百七十九章 湖南之变 (第1/3页)

辛亥革命在湖南成功之后,为了保护胜利的果实和支援武昌革命,在当时革命军政府的号召下,许多农民、手工业工人、青年知识分子踊跃从军,致使湖南的军队数量激增,短短的时间里,就先后建立了六个陆军师。

激增的军队数量,虽然为湖南在接下来的援鄂、援赣战事提供了充沛的兵力,但是等到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南北双方的战争趋于平静之后,数量庞大的军队随之为湖南带来的问题,便是已经不堪重负的财政压力和行政任命了。这个时候,如何裁撤军队,就成为了摆在都督谭延闿面前的当务之急。

谭延闿,出身于官宦世家,被视为清末湖南立宪派的代表人物,是在焦达峰、陈作新两革命党人遇害后,被湖南各方势力推举出来的新任都督。上任之后,便在革命党人和立宪派的夹缝中生存。对外,要“继续革命”,一方面既要按照革命党要求援助外省革命,一方面还要听从立宪派的话,对不肯反正的守旧官僚要极力劝说使其归附新政府;对内,既要周旋于党人军官之间时刻保持春光满面,还要面对立宪派的官僚,左拱手右陪笑。这个时候的谭延闿,所过日子委实有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意思。

一边是环伺四周的革命党人,一边是实力雄厚的北洋集团,还有一边则是犹如巨擘般的西南集团,而恰恰这三方势力又是相互之间水火不容。这对于多重身份的谭延闿来说,民国政府的舞台,似乎比辛亥年间还要狭窄了。

阅读大国之疆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