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燕王

〖大宋燕王〗

第309章 退敌之议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统制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要最终打赢这一仗,一定要选一个易守难攻,又是敌人进退必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丛义微微一愣,尚未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就听李耕道:“李越小国,前线有五大万大军在扶绥与我军对峙,后方兵力必然薄弱,若是上次宣威军出击,拿下宁明后,直捣郁林,想必敌军早已撤退,但现在郁林只怕防御兵力翻倍,再想强攻就得付出一定代价。拿下郁林后,势必要坚守,切断李越前线与后方的联系,一旦李越前线五万敌军后撤,我们是守还是不守?”

此时,杨丛义才忽然明白李耕的意思,就算他们拿下郁林,也守不住,如果要守,就要面对敌军前后夹击,不免落个全军覆灭的下场,如果不守,郁林还是会被李越前线撤退的敌军占据,随时可以再次东进扶绥和邕州。因此,拿下郁林没有任何意义。

见杨丛义没有回话,李耕又道:“像这种攻城之战,若不是险要之地,易守难攻,根本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夺下来又守不住,不过是消耗军力而已。善战者,一击而定,不善战者,周旋消耗,两败俱伤,敌我俱疲。游奕军行军万里,从北到南,气候难以适应,与敌周旋消耗,非取胜之道。”

李耕这番话一出,杨丛义心中一动,觉得大大有理,这不是跟人打架一样吗?会打架的,往往能一击制敌,不会打架的才会跟对方追捉周转,累出一身臭汗,气喘吁吁,还无可奈何。

但如何才能一击而定?要么靠自身强劲、压过对方一头的势力,要么就要天时地利。宣威军、游奕军不过一万四五千人,明显比敌方要弱,剩下的就只有天时地利可用。

第309章 退敌之议 (第2/3页)

如何退敌,有些想法,还请统制斧正。”

“且说来听听看。”李耕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果然不是一个普通的监军。

杨丛义便讲道:“李越五万精锐战力现今正在扶绥以西五里驻扎,随时可以进攻扶绥县城,而邕州总管府和从广南其他地方调集来的大宋军队之后四万余人,以目前情况看,如果没有意外发生,想要反攻,几乎不可能,而李越只要想进攻,很快就可以拿下扶绥县城,一旦拿下扶绥,李越敌军便可据城喘息,而后再攻邕州。所以要想击退敌军,不能力敌,只能深入敌后,攻其必守之地。上次宣威军去了一趟郁林附近的宁明,发现敌军准备利用河流将大批粮食运往扶绥前线,由此推测,敌军的粮食应该是经过郁林运送到宁明,如果我们夺下郁林,切断敌军粮道,扶绥敌军当会撤退。但郁林被敌军占据已久,上次去的匆忙,没来得及派人去查探,不知道那里驻军有多少。不过,以游奕军和宣威军一万四五千人,突然出击,夺回郁林,应该不成问题。”说着将广南地图拿出来,展开在桌上,一一将几个地名点出。

“杨监军的意思是,以宣威军与游奕军两军之力先强攻郁林,再抵御五万大军?”李耕听完,忽出此问。

阅读大宋燕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