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燕王

〖大宋燕王〗

第523章 招回参军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杨丛义一一相告,而后直言,这次来镇江登门拜访,便是邀他同行,再赴南洋西洋海外诸国。

话音一落,未等沈缙开口,他把一张千两银钞放在桌上,推至对方身前,说当年选将营辛苦将近一年,结果散的太匆忙,这是一点补偿。

沈缙急忙推辞不受,连说使不得。

杨丛义告诉他,交情是交情,虽然说他找他们帮忙,但做的都是朝廷要做的大事,朝廷该给补偿,朝廷给的钱,哪有不收的道理。

几番推让之后,沈缙最终将银钞收在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协助回易,远洋出海之事,他还得跟家里人商量一下,稍后给杨丛义答复。

一顿便饭的时间,沈缙便跟家人商议出结果,决定跟随杨丛义出海。

当晚,杨丛义留宿沈府。

第二天一早,两人辞别沈缙家人,匆匆离开镇江府,赶赴临安。

回到回易处,杨丛义、汤鷽、沈缙三人稍一商议,决定兵分三路。

寒暄过后,二人在客厅聊了许久。

沈缙这几年经历比较简单,当年从义乌回临安之后,先是应邀帮江恺督造回易,一直忙到十一月份,直到船队出海,因为他不想错过去年春天的科举,便没有随船出海,在临安专心备考一年,谁知还是落榜,心灰意冷之下,他就回到镇江老家了,如今在家无事,偶尔去私塾教教蒙学幼童。

有些话他没说出口,但杨丛义从厅中陈设和他们杯中茶水,看出了些端倪,猜想他家中如今怕是有些清贫,否则以他太学学子的身份何以去教蒙学幼童?

杨丛义将这几年自己的经历简单叙说了一番,便马上说起回易之事,船队今年冬天出海,现在已经做好准备,就等各地商贾将货物运到泉州装船,北风一来就能出海。

说起回易,沈缙一连问了多个问题,包括船队规模,随行人数,哪支军队护卫,哪些官员随行等,显然很有兴趣。

由于回易处已经停止采购货物,汤鷽不用继续留在临安,她可以先一步赶往泉州,提前做好接货准备,走水路,还能顺便将军械押运到明州。

之前出海使用的针盘在宣威军中基本丢失或是损毁,必须再赶制一批,临安有许多能工巧匠,沈缙这些年对技术技巧类的东西研究的不少,技艺高超的工匠也认识一些,所以针盘制造的差事由他负责。

杨丛义还要去找陆游,沈缙都来了,他最好也能找到。

去军器所领取了够五千人打三场仗的军资军械后,立刻在钱塘江边装船,一切准备停当,汤鷽便带领一百水手,将三艘装满军械大船押往明州昌国县。

而杨丛义给沈缙留下一笔经费之

第523章 招回参军 (第2/3页)

安来拜访故人。

一声稍候,妇人离去。

不多久,大门打开,沈缙闪出门开,一见是杨丛义,颇为惊喜,急忙将他迎进门去。

三年不见,沈缙憔悴了几分,看起来比东奔西走的杨丛义还要疲惫。

阅读大宋燕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