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燕王

〖大宋燕王〗

第708章 招贤之策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随后,赵下令内侍省,将他们筹措来的钱财划拨五成给户部,其余的归入内库,以后也照此执行。

户部拿到钱后,各部各司很快找上门来,在陈康伯、史浩主持下,瞬间瓜分一空。

因为这笔钱,在京官员,终于腊月年底之前领取到了一套新的官服。

户部依靠内侍省一个月一次的拨款,慢慢清还各部各司的欠账,六部二十四司逐渐开始正常运转。

乡贤们在汴京玩的很高兴,每天都能结识天南海北的新朋友,谁也不知道他们以后会不会在官场上有交集,是以几乎全都是和和气气,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能搞好关系就绝不会错失机会,酒宴茶会、夜游听曲,是新老朋友聚会的必备项目。

乡贤们留在汴京等消息、经营关系,而他们的钱,源源不断的流进鸿宾楼,流进客栈,流进茶楼、酒楼,流进勾栏瓦舍,留在了汴京。

因为有这群消费群体存在,汴京周边人口迅速开始向汴京城回流,特别是各类大小商贾。

乡贤中有不少本身除了经营田产之外,还经营各种其他产业的人,严格来说,他们很多人本身就是商贾。

商贾之间自然会生意可谈,有生意可做,在普通商贾看来,乡贤们掌握的人脉资源是无法估量的,能跟一个地方的乡贤搞好关系,到时候去那个地方经商,定然能得到不少助力。

所以在汴京很快形成了相互追逐的局面,普通商贾追逐各地乡贤,想跟他们套近乎、搭关系,而乡贤们则忙着结识在京官员,寻找靠山,寻求照顾。

鸿宾楼在临安也是最好的酒楼,在临安只对官职达到五品以上的客人开放,但在汴京的鸿宾楼略有不同,因为汴京的官员都很节俭,朝廷连薪俸都很难足额发放,连皇帝都只有几套换洗衣裳,哪个官员又敢常去消费最昂贵的鸿宾楼?

鸿宾楼投入巨资,在汴京亏本经营三个月后,迎来了转机。

这批没有官职爵位在身的乡贤身上是有钱的,所以原本看重客人身份的鸿宾楼降低了门槛,只要有钱便都可以进入,毕竟赚钱是鸿宾楼的主要业务。

在乡贤出现在汴京一个月后,赵翻看过内侍省递呈的账册,眉宇之间的阴霾终于消散了一些。

金国虽祸乱多年,民间还是积攒了不少财富,依靠这些财富,朝廷北迁汴京的第一个年头,终于能熬过去了!

在无数人热情追逐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08章 招贤之策 (第2/3页)

是脑子灵活的聪明人,能留在汴京,就有机会结识汴京官员,即使在招贤馆得不到官职或爵位,也是不会亏的。

所以,来到汴京的乡贤们,几乎没人走,除了个别人要赶回老家处理家事,绝大部分都留在了汴京。

这些人在地方上都是有钱有势的,如今来到汴京,天子脚下,虽说权势几乎没有了,但他们手里的钱还是实实在在的,一文一银都没少。

随着成百上千身怀巨款的乡贤陆续来到汴京,鸿宾楼的生意很快好起来了。

阅读大宋燕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