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冷锋

〖红色冷锋〗

第二百二十八章 情报来源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肖天浩经过反复思索,觉得既然上级组织给自己安排的任务是蛰伏,那通过公开报刊图书的收集和分析来获取情报,这种方法无疑有利自己的潜伏工作的隐蔽性。

然而,这种具体、繁难的工作单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

因此,肖天浩现在必须在调查和摸底工作中,想办法物色一些可靠的“线人”,帮助自己完成收集一些有价值的情报来源资料。

想到这里,肖天浩便往杨公井方向走去。

“欲购旧书者,必至状元境”“欲买新书者,须赴花牌楼”,这是民国南京人熟悉的两句话。

所谓“花牌楼”,大抵是指太平南路以杨公井为中心的南北地。杨公井一带是南京著名的书店街,也就是有名的“花牌楼”。

来到书店街,肖天浩发现这里不仅私家书铺扎堆营业,而且书店鳞次栉比,衡宇相望。

书籍画册价格也不低,而且有文化的市民比例也很低。因此,普通民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还是通过报纸,这也是匡科长想通过创办新报刊进行“心战”宣传的主要原因。

对于匡科长安排的任务,肖天浩此时在心理并没有抗拒,反而有一丝兴奋的感觉。

从到心理作战科工作的第一天起,肖天浩已经清楚自己角色上发生的变化。

那就是自己的潜伏任务已经由原来通过行动获取情报,已经转变成为现在的通过收集、分析公开资料获取情报。

通过与顾玉芬的交谈,肖天浩了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搜集情报的手段也是日新月异。对于各国的情报机关来说,收集情报的手段也有了新的变化,而大部分的情报来源仍然不失为从公开的报纸刊物和广播电台中获取。

第二百二十八章 情报来源 (第3/3页)

起来,他便带好证件顺着中山北路一路逛下来。他一边走一边思考着。

保密局进行“心战”宣传不外乎就是三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报纸宣传方式、另外两种就是广播电台和书籍画册等。

战后,民众的生活很是困难,加下物价飞涨,一般的家庭根本买不起收音机。

因为,当时的收音机算是昂贵的奢侈品。1926年,一台多管收音机的售价就在500800大洋之间。随着技术的进步,产量的激增,收音机的售价逐渐下降。但对普通市民来说,置备一部收音机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阅读红色冷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