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16章 老先生借诗集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临行时,吾老先生看着王昌龄,似乎有话要说,王昌龄问:“吾老先生,是不是对晚生有什么吩咐?”

吾老先生有些犹豫地说:“王先生,老朽有一个不情之请,是不是把你的诗集……”

“哟,敢情吾老先生对晚生拙作如此垂青,晚生自然拱手相送,请老先生稍等。”王昌龄说着,转过身子取回诗集,双手递给吾老先生。吾老先生从王昌龄手中取过诗集,珍重说道:“老朽想把王先生诗集抄写一份,既蒙相借,老朽不胜感激,但是老朽知道不可久留,就三天,记着,就三天,老朽定当奉送。”

三天后,吾老先生果然如其所诺,把王昌龄的诗集亲自送到王昌龄手中。不过,在诗集的扉页多了四个遒劲有力的楷体字:“七绝圣手”。

芙蓉想去洛阳外公外婆家走走。芙蓉的想法也正好是昌龄哥的想法。关于洛阳,虽然王昌龄到过几次,但是那时候王昌龄在洛阳还没有亲戚,没有安身之地,在洛阳都是走马观花地游览一番就匆匆而回。现在好了,洛阳有了一大帮亲眷,在那里呆过十日半月也没事。经过一番准备,芙蓉带着昌龄哥来到了在洛阳的外公外婆家里。

却说洛阳乃是大唐两都之一的东都,南面有龙门山,北部有邙山,洛水从城中流过。自周公姬旦营建洛邑至本朝,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建都历史。街道以铜驼大街、西关街、西南隅街、西北隅街、东南隅街、东北隅街、南关街、洛浦街、邙山镇街等主要街道为主干。

煌煌文明史,殷殷鉴古今。洛阳古城在历史上曾数度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朽坐井观天,对身边的少年英才居然毫不知晓,据老朽学生反映,王先生有自己的诗集?”

“晚生糊弄了一些习作,哪里敢称‘诗集’?”

“可否让老朽一饱眼福?”

“老先生言重了,既蒙老先生青睐,还望指点。”王昌龄说罢,把自己的诗集递给吾先生。吾先生接过诗集,急不可待地翻看起来。只见老先生的脸色在不断的变化,开始,老先生的脸上露出一丝讶异的表情,接着,老先生的嘴巴渐渐张大,接着,老先生的脸上突然露出笑容,用手掌在书桌上用力一拍:“绝了!真的绝了!好一个‘七绝圣手’!”

老先生说罢,一双眼睛紧紧瞪着王昌龄,缓缓说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想不到我芷阳村有这等人才。”王昌龄谦虚一番,逐渐把话题转向了诗歌方面。

第16章 老先生借诗集 (第2/3页)

很有学问,诗歌写得很好,尤其是他的七绝写得好,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孩子们喜欢传递消息,何家姐夫给孩子们教自己诗集的消息在本村学馆里传播开来,很快,这消息就传到学馆的一位老师吾先生的耳朵里。吾先生对王昌龄早就有所耳闻,但是对王昌龄有自己的诗集却不知晓,对王昌龄有“七绝圣手”的称号也从没听说过,“后生可畏”,吾先生决定亲自上王家拜访。

王昌龄热情地接待了吾先生,在客厅喝茶后,王昌龄把吾先生带到自己的书房里。

“敢问吾老先生,今日枉驾登门,不知有何赐教?”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