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25章 王昌龄东游启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大梁终于到了,师生五人一阵激动。只见千年古都呈现在眼前。

大梁,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曾经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经有七个朝代在这里建都,所以这大梁号称“七朝都会”。史书上早就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过了灵宝县,前面就是古城渑池。渑池的地名来源于古水池名,本名黾池,以池内注水生黾(一种水虫)而得名。黾池,上古属豫州,西周时为雒都边邑,春秋时属虢、属郑。战国时韩灭郑,渑池属韩。周赧王三十六年,秦赵会盟于西河外黾池,今县城西有古秦赵会盟台遗址。秦时置黾池县,属三川郡。此外,秦王还在此地会见过赵王,由此发生了赵王与蔺相如在渑池机智地与秦王会见的故事。西汉黾池亦名彭池,属弘农郡。三国魏始改县名为渑池,属恒农郡。晋代属弘农郡。唐初在渑池境内置谷州,辖渑池等三县。贞观三年更县名为“天池”。后来天池改属洛州,为河南府。

薛家四兄弟都曾经听王大哥说过“渑池会盟”的故事,所以对这渑池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一千多年前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

洛阳是大唐的东都,四兄弟对洛阳似乎很熟悉,其实他们都没有到过洛阳,所以都想呆两天,看看洛阳那些常常听人们说起的著名街道和名胜古迹。王昌龄由于在洛阳有亲眷,于是把薛家四兄弟带到洛阳舅舅家里。王昌龄带着四兄弟游览了上阳宫、白马寺和香山寺等著名景点,第三天,他们离开洛阳向大梁进发。

一连几天,经巩县,过郑州、中牟,一路观赏沿途风景,虽然感到新鲜,但是也不乏疲劳的感觉,五师生不时停下来略作休息,于是薛家兄弟就要王大哥吟诗,王昌龄看看天色,只见暮云翻卷,原野上,一派冷风飕飕,凌咧肃杀,寒气刺骨,似有下大雪的兆头,于是一首《大梁途中作》缓缓吟出:

“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郊原欲下雪,天地棱棱寒。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今日无酒钱,凄惶向谁叹。”

第25章 王昌龄东游启程 (第2/3页)

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形容这里形势的隆要。

师生五人在潼关停留了两天,走马观花地浏览了潼关八景:雄关虎踞、禁沟龙湫、秦岭云屏、中条雪案、风陵晓渡、黄河春张、谯楼晚照、道观神钟。

出了潼关,师生五人继续东行。这天到了河南地界的灵宝县,天色已经不早,大家在灵宝县住了下来。王大哥又给四兄弟讲起了灵宝县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代,这里曾被唤作‘桃林’。那时候有个巨人名叫夸父,平时他双耳总是挂着两条长蛇,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桃木拐杖。一天,他忽然异想天开,要与太阳赛跑。从日出开始,他翻山越岭,跨河涉泽,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夸父一见太阳落山,便奋力猛追,但还没到太阳身边,就被炽热的火光烤得口干舌燥,痛苦难忍。只好回转身跑到黄河、渭河去喝水,虽然河水都被喝干了,但还是不能解渴,最后渴死在秦岭脚下,他的桃木拐杖也变成了蜿蜒几十里的大桃林。”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