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38章 雁门古道,王昌龄口占出塞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8章 雁门古道,王昌龄口占出塞 (第2/3页)

门”。现在王昌龄师生已经到了山阴县城,由于天色已经不早,五师生住了下来。第二天早上,五师生早早起来,洗漱了,吃了早饭,向着东南方向奔驰。大约一个时辰以后,渐渐进入那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的勾注山脉。忽然,一大片坟墓出现在眼前,五师生下马看那些像一座座小山坡一般的坟墓,高度有一丈多到四五丈不等,高高低低的坟墓不下数百座。五师在那些坟墓中间看墓碑,原来全都是历代守关将士的坟墓。五师生顿时肃然起敬起来,原来这些坟墓中都埋葬着无数守卫雁门关将士的忠骨!前面有一座牌坊,五师生走近一看,牌坊上面题着“关陵”二字,原来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雁门关历代阵亡将士公墓陵园。牌坊两旁各有一块石碑,石碑上面题写着两首诗,左边的一块石碑题写着:“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右边一首是:“白杨黄草依流水,断雁寒鸦吊古丘。壮志未酬空碌碌,西风萧瑟响吴钩。”

五师生继续前行。进入一条狭谷,人称雁门古险道,只见两侧峰峦叠蟑,怪石凌空,让人顿感形势险恶。五师生翻过一道陡峭山梁,一道雄伟苍凉的古关跃人眼帘,它就是闻名天下的雁门关。五师生近前看那古关,原来这古关也筑有关城,一眼看去,关城周围不下二里,城墙高近两丈,用石条座底。有两座城门。东门筑有楼台,门额嵌镶一方题写着“天险”二字的石匾。北门未建楼顶,门额上面也嵌镶着一方石匾,题写着“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东门外北侧建有“李牧祠”,它是为纪念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牧而建。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有驻军营房,东南有练兵教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不下十余里。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三道大石墙和二十五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这里峰峦叠蟑、山崖陡峭,关墙雉堞密集,烽堠遥相呼应,东西两面将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烃口、北楼口、大石口、石口、马兰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连为一体,地势十分险要,为千古兵家征战之地。

现在五师生来到了位于关城天险门外东侧的李牧祠,又叫武安君祠、靖边祠、镇边祠。只见祠宇建筑规模宏大,山门前有石砌平台,上竖石制旗杆一副,配设石狮一对。正中左右各筑踏垛台阶,并配以石雕石栏柱石栏板。山门两旁建有钟鼓二楼,祠院分前后两院,前院两侧为厢房,正面过殿供奉李牧塑像,背面供有韦陀像。过殿两侧留过道,设东西库房。后院正殿为大雄宝殿,供有一佛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