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51章 夕阳古道胡茄曲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薛家兄弟立刻拿出石墨笔把诗歌书写在小本本里。刚准备走,王大哥又吟出一首《变行路难》: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前驱迎旗节,千里阵云匝。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王昌龄师生终于翻过数百里连绵的山岭进入伊犁河谷的平坝地区。这一天,五师生来到了伊犁河谷的伊犁河北岸,这里有一座叫着双河城的古老城堡。这双河城乃是伊犁河谷重要的交通和聚落中心。

五师生在双河城住了下来。这双河城原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突厥汗国国都,本朝在这里设置双河都督府,武周长安二年则天皇帝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取代金山都护府,这里属于安西都护府。景云二年,北庭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王昌龄师生参观了古代的伊犁将军府和气势雄伟的惠远钟鼓楼。伊犁将军府坐北朝南。院内古木参天,有厅堂、台榭、曲径、回廊。还有那青松绿树之间的小巧玲珑的“将军亭”。将军府门前还有一对造型奇特的石狮,神态逼真,惹人喜爱。古城中心矗立着宏伟高大的钟鼓楼,登楼远眺,城内外风光尽收眼底。

离开双河城,王昌龄师生沿着伊犁河谷溯流而上向大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覃。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此时王昌龄耳朵里听着的是凄怆哀怨、如泣如诉的茄声,脑海里想着的是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就在那茄声停下来的一瞬间,王昌龄的一首《胡笳曲》也打好了腹稿,于是对薛家兄弟说道:

“你们王大哥也有一首《胡笳曲》,几位兄弟喜欢听听吗?”

薛家兄弟当然高兴,于是王昌龄一字一顿的吟道:

第51章 夕阳古道胡茄曲 (第2/3页)

士拦住查看了通关文牒。五师生继续前行,忽然从营房传出音乐声,王昌龄听得清楚,那是一种叫着“茄”的吹奏乐器发出的声音。只听得那声音凄怆哀怨,如泣如诉,听起来令人掉泪。王昌龄立刻联想起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我兮独罹此殃!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