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58章 王昌龄在京都安家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于是王昌龄从此就叫芙蓉为“夫人”。

由于校书郎的职务是负责校雠典籍,订正讹误,所以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实际上,校书郎这官职并没有什么实际职权,它常常是安排那些初任官员担任,让他们在朝廷锻炼锻炼,然后慢慢往上提拔。所以对校书郎的上班也放得比较松,你一个月上那么一两次班也无所谓。但是王昌龄初到朝廷,自然对自己要严格一些,过两三天就去上一次班。

带着老婆孩子逛逛街,在京都周围逛逛景点,或者同一帮同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了十月十五这天,二十八名新科进士汇聚在礼部的特设考场进行书判拔萃科考试,王昌龄跟常建又同时考中。十二月,王昌龄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领九品。虽然官职不高,但是毕竟成了一名身穿青色官袍的朝廷命官,而且在京都重要文职部门工作。

二月初,王昌龄带着家人来到京都,在皇城东边的景风门街租了一栋房子住了下来。

有了官职,老婆的身份也提高了,于是,王昌龄的一帮朋友们对芙蓉都称呼“王太太”,也有人称“王夫人”,王昌龄自己也常常称呼芙蓉为“太太”或者“夫人”,芙蓉感到很受用。深更半夜,芙蓉就问昌龄哥太太跟夫人有什么不同,王昌龄告诉她,夫人跟太太都是对官员们老婆的尊称,不过比较起来,“太太”一般是对有身份的长辈的称呼,而“夫人”则更加体现尊贵的意思。“夫人”这个称呼最初出自《《礼记?曲礼》中的‘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先秦时,诸侯的妻子、帝王的妃子均称夫人。由于夫人之称含有尊贵之意,故现泛用对已婚女性的专称。

王昌龄问芙蓉:“你想一想,你是希望大家叫你‘夫人’,还是希望大家叫你‘太太’?”

芙蓉想了想说:“‘夫人’听起来似乎更加好听。”

第58章 王昌龄在京都安家 (第2/3页)

沦迹难有趣。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

第二天,陶太公还要留王昌龄玩几天,但是王昌龄哪里肯依,与陶太公依依惜别。

从洛阳外婆家和晶晶舅舅家回来,王昌龄又上长安同一帮同年和老朋友聚会,为十月份的书判拔萃科做准备。常科登第后,还要经过吏部的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吏部的选试叫书判拔萃科考试,考试的题目也是一百道。关于书判拔萃科,按照吏部的解释,用书判拔萃科提拔人才的方法有四种:一是“身”,二是“言”,就是考察应考者的言行,第三是“书”,第四是“判”。第一二种主要靠主考官的印象,基本上是过场,只有“书”和“判”才是铨试的重点和主要内容。二者又常常结合在一起,即以“楷法遒美”的书法把“文理优长”的判文书写出来,进行铨选。

“书判拔萃”乃是吏部选拔人才的一种特殊方法。按“拔萃”含义,有两层意思:一是才能非常突出,二是,按照规定,首先要考试三篇文章,叫着“宏辞”,再写三篇判文,叫着“拔萃”,考中的就授给官职。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