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77章 谪贬客岭南安身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王兄弟高见!高见!”二人的心贴得更近了。

酒足饭饱,冯文带着王昌龄三叔侄在高府大院到处转转。王昌龄不时提一些问题,问冯文这里的天井为什么开得小,冯文告诉王昌龄,岭南气候炎热,风雨常至,小天井既便于防热和避风雨,又可以通风散热。王昌龄又问这里的窗户为什么开得小,冯文说,现在还是正月你们还感觉不到,要是到了三四月以后,那毒花花的日头射进窗户,就会使室内酷热难当,所以窗户尽量开小一些。

冯文带着王昌龄三叔侄向高府大院附近的灵惠寺走来。冯文告诉王昌龄,元一笃信佛教,在府宅修成以后,又在这里修建了灵惠寺,以便进香拜佛。说话间,大家已经站在灵惠寺山门前面,只见山门上方镶嵌着“灵惠寺”三字的匾额,冯文告诉王昌龄,这“灵惠寺”三个大字是大哥元一特意请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手书,用石碑刻制,镶嵌于正门口上方。王昌龄看那字体,果然是正宗的颜体笔力。

冯文带着王昌龄三叔侄走进大殿,大殿内供奉着弥勒菩萨,冯文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来来来,闲话少说,我冯文就喜欢实打实,喝酒!”

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说话。忽然王昌龄问道:“据高公公说,冯兄是老二?”

“是呀,我冯家原有三兄弟,元一老大,我老二,还有一个弟弟冯三,在跟随母亲流居泷州的时候卖掉了,养不活呀。哥哥入宫后,由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名高力士。后来哥哥发达了,皇上出榜寻找母亲和我们兄弟,结果在泷州找到了我和母亲。那时候我已经在泷州成了家,有了四个孩子。母亲被哥哥接到宫中。虽然父亲被平反,哥哥曾经要我去朝廷做官,但是父亲的无端获罪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我对当官已经没有一点兴趣,于是继续留在泷州过平民生活。不久哥哥在原籍老家修建了这座宅院,让我来给哥哥看家,于是我就来了。”

听了冯文这一番话,王昌龄若有所思。是呀,这官场也实在充满凶险,进退荣辱殊难预料。就眼下的情形看,虽然还处在开元盛世,玄宗皇帝圣文圣武,但是……但是怎么说呢?周子凉不是就因为对朝廷用人提了一点不同意见就送掉了老命么?张九龄丞相不就是跟李林甫合不来就被赶出朝廷么?我王昌龄不是就因为一篇陈情表惹了大祸么?王昌龄想到这里,说道:

“冯哥这想法好,‘无官一身轻’,守着一点薄产,清淡度日,颐养天年,明智之举呀。”

第77章 谪贬客岭南安身 (第2/3页)

作用。还有这种‘东江糯米酒’也是岭南驰名的传统特产。它选用纯正糯米加上独特的配方酿成,芬芳浓郁,营养丰富,是宴客送礼的佳品。还有这种‘岭南万户春’,岭南人喜欢用这种酒招待新任官员,取‘岭南万户春’的意思。还有这种桂花酒,是我们岭南一个叫着博罗蛮村的地方用桂花作原料酿制而成的。”

“看来岭南的名酒不少哇,这正合着‘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这句古话吧。”

“说起来我们岭南也是边陲之地,但是,你要是到了岭南,你会觉得这里是边陲吗?这大千世界,究竟什么地方是‘中’什么地方是‘边’,谁说得清?其实说来说去,这‘边陲’一词还是出自那些文士的笔下。”

“冯兄高见!高见!”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