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86章 大唐的教育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王昌龄一边歌唱一边用筷著敲击杯盘,王玙也用筷著敲击杯盘助兴,不时也帮帮腔,那场面还真的有点气氛。

众歌妓都纷纷重复着刚才那位歌妓的话,要求三位入席共饮,三人答应,于是歌妓们重新开场,唱的全是三位大诗人的诗。三位自然高兴惬意,饮宴逗乐,直到夜深方才回家。

王昌龄回到灞上芷阳村老家看望家人。王昌龄看到爹妈都是年过古稀的人,好在二位老人身子还健旺。王昌龄提出把二位老人接到江宁,别说是去享福,二位老人从没到过江南,就当作去江南见见世面,看看长江,看看江南的风土人情。但是二位老人哪里肯答应。二位老人说,有什么好看的?天底下哪里不是一样的山一样的水?老大一把年纪,不要把一把老骨头送到几千里的他乡。于是王昌龄只好作罢。

王昌龄刚刚打算明天走,忽然在朝廷任太常博士、侍御史,充祠祭使的族弟王玙来访。这王玙从小喜欢钻研礼仪,祭祀方面颇为精通。近些年,由于玄宗皇帝信奉道术,迷信神灵,把王玙提升为太常博士、侍御史,充祠祭使。王玙因此得到皇上的宠幸。

王昌龄虽然对王玙那一套不感兴趣,但是没关系,人各有志,族弟能够得到皇上的器重也不赖,于是热情款待,摆上酒宴,谈古论今,说话投缘。王昌龄乘着酒兴,一首长诗《宿灞上寄侍御玙弟》就被他唱了出来,歌曰: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吾宗秉金璞,楚得璆琳最。茅山就一征,柏署起三载。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半夜弛道喧,五侯拥轩盖。是时燕齐客,献术蓬瀛内。甚悦我皇心,得与王母对。败臣欲于谒,稽首期殒碎。哲弟感我情,问易穷否泰。良马足尚腕,宝刀未光淬。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诸将多失律,庙堂始追悔。安能召书生,愿得论要害。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虽有屠城功,亦有降虏辈。兵粮如山积,恩泽如雨沛。羸卒不可兴,碛地无足爱。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不费黄金资,宁求白璧贫。明主忧既远,边事亦可大。荷宠务推诚,离言深慷慨。霜摇直指草,烛引明光佩。公论日夕阻,朝廷蹉跎会。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

第86章 大唐的教育 (第3/3页)

也。”

“先生自己呢?”

“老夫乃灞上王昌龄是也。”

众歌妓听了王昌龄的介绍,一齐惊愕地张开嘴巴说不出话,都把眼睛瞪住三位诗坛巨人。其中一位歌妓很快反应过来,对着三位大诗人打躬作揖道:“三位原来都是诗仙,小女子肉眼不识神仙,还望三位诗仙海涵。”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