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87章 王昌龄制定学制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江阴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地属延陵,曾是吴公子季扎的封地,后为楚春申君黄歇的采邑,故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晋太康二年置暨阳县。南朝?梁绍泰元年废县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处长江之南,遂称江阴郡,为“江阴”名称之开始,下辖江阴、利城、梁丰三县。

官员们喜欢到那些在四五千年以前曾经有过人类居住遗迹的地方看看,北护城河、祁头山马家浜、南楼、龙爪墩、高城墩、佘城、花山、望海墩、倪家巷、陶城,这些地方都明显留下上古时代的人类生活遗迹。在这些地方,经常有农夫挖出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招隐寺出来,大家正在议论纷纷,忽然府邸一把手马使君提出要王县丞吟一首诗玩玩,王昌龄笑着说:“使君此时要我昌龄吟诗,这不是为难我吗?虽然这里有好风景好文物古迹,但是我脑子里没有灵感,没有诗意,要我吟诗不等于逼着我王昌龄公鸡下蛋吗?”王昌龄说完大笑起来。官员们也一阵大笑。

王昌龄忽然又说:“好吧,谁叫我有诗人的臭门风呢?领导要逼着我王昌龄公鸡下蛋,我王昌龄还不得不下,大家听好了,题目呢,就用《诸官游招隐寺》,诗曰:

山馆人已空,青萝换风雨。自从永明世,月向龙宫吐。凿井长幽泉,白云今如古。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口云七十余,能救诸有苦。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金色身坏灭,真如性无主。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谁取?”

众官员听罢,一齐赞叹道:“好呀!果然大手笔,千古绝作呀!真不愧大诗人,特大诗人!”

这一天到了太湖北部的江阴县。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长江咽喉,自古就是江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它的北部濒临长江,与靖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接壤;东连常熟,西邻常州、武进。

第87章 王昌龄制定学制 (第2/3页)

”几个字,讲的是戴颙第一个隐居在此;下额“招隐”的来历是这样:戴颙才华横溢,在音乐和雕塑上有十分深厚的造诣,宋武帝刘裕对他极为赏识,屡次招他出山做官,但戴颙拒诏不出。一招一隐,便有了“招隐”二字。

内联“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读书人指的是南朝时梁武帝的长子昭明太子萧统,他不恋宫中锦衣玉食,在此寒窗苦读十年,召集文士在此编撰了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下联就是指的戴颙。

外联“烟雨鹤林开画本,春咏鹂唱忆高踪”。上联把南山的烟雾比喻成烟雨,南山本身就是一幅秀丽的山水画,无需宣纸的点绘;下联则指春天的清晨,当人们听到黄鹂悦耳动听的鸣唱时,不由得就会想起这里是以戴颙隐居而得名。

现在大家到了招隐寺的山门前,原来山门也是一座牌楼,上书“城市山林”四个大字。走进寺内,有大殿、读书台、增华阁、虎泉亭、珍珠泉等名胜。招隐山远隔尘嚣,清幽断俗,历代文士名流留下了珍贵的古迹和名篇,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在此编纂了中国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东晋南朝刘宋两代间著名雕塑家音乐家戴顒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了《游弦》、《广陵》、《止息》三部千古绝唱,宋武帝刘裕屡加诏聘,戴顒均拒诏不出,故称为招隐寺。招隐山展示了古城润州特有的隐士文化风采,成为中国隐士文化的圣殿。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