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88章 办书院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里垂扬春媚,芦雪秋飞,钟山远矗,碧水盈盈,一片诗情画意,诚佳境也。辛惭把王昌龄带到淮青桥西边两里的青溪宫附近。这里位于紫金山西边山脚,玄武湖的东岸。紫金山古称金陵山,战国时楚国在此建金陵邑,汉代称锺山。紫金山拔地而起,形似盘曲的巨龙,称为“锺阜龙盘”。汉末有秣陵尉蒋子文因追赶盗贼死于此地,三国孙权为他立庙于钟山,把钟山改称蒋山。因山坡上到处露紫色页岩,在阳光照射下闪耀金色光芒,东晋时改称紫金山。

玄武湖也有来历,它在古代称桑泊。原来只是一块因断层作用而形成的沼泽湿地,湖水来自钟山北麓。三国时吴王孙权引水入宫苑后湖,玄武湖才初具湖泊的形态。因为玄武湖位于燕雀湖和宫城之北,故又名“后湖”或“北湖”。秦始皇灭楚后改金陵为秣陵县,玄武湖更名为秣陵湖,因汉时秣陵都尉蒋子文葬地湖畔,孙吴时孙权为避祖父孙钟名讳,遂改名为“蒋陵湖”。刘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对玄武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疏浚,挖出来的湖泥堆积在一起,成了露出水面的小岛。其中最大的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合称“三神山”。传说刘宋元嘉二十五年湖中两次出现“黑龙”,因而又改称玄武湖。六朝时,玄武湖是帝王们的游乐之地。宋大明三年曾在湖上设立上林苑,南岸还设立乐游苑、华林苑。齐大明年间,武帝常半夜出猎,或到钟山,或到幕府山,上万宫女艳装陪同,天亮时回来刚刚听到鸡叫,“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之句源出于此,至今武庙闸附近还有鸡鸣埭的地名。

历史上的玄武湖还是训练和检阅水军的中心基地。宋孝武帝时曾二次在湖上大阅水军,故又有昆明湖、练湖之称,民间却称之为饮马塘。陈宣帝太建十年,阅军湖上,桅樯林立,旌旗蔽日,鼓角震天,雄兵十万,楼舰五百,雄伟壮观,后人歌曰:“五百楼船十万兵,登高阅武阵云生。定知战艇横瓜步,应有军牙拥石城。湖上秋空丝竹支,江头潮涌鼓鼙声。”

辛惭把王昌龄带进一个典型的江南庭院,告诉王昌龄说,这个庭院是辛惭一个朋友的外公当年在金陵府任府尹的时候买下的,后来朋友的外公调到巴蜀绵州任刺史,全家人都迁移到巴蜀绵州去了,所以房子一直闲置着。辛惭的朋友说,如果有人买房,将按照优惠价出卖。

辛惭问王叔叔对房子是不是满意,王昌龄说,经过你辛惭兄弟的眼里物色

第88章 办书院 (第2/3页)

是辛惭不由分说,丢下一句“好了,我现在就去找朋友联系房子”就走了。

第二天,辛惭来了,不由分说拉着王叔叔就往外走。二人来到一条叫着青溪的小河边,这条小河发源于紫金山的西南部,东吴赤乌四年开凿,通城堑以泄玄武湖水,河水弯弯曲曲达于秦淮河。在青溪与秦淮河交会处有青溪大桥,又名淮青桥。桥南侧为桃叶渡,相传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迎送其爱妾桃叶之处。南朝以后,诗文中的青溪一词多指淮青桥、桃叶渡一带。系六朝鼎族夹居之处,诸葛恪、郗鉴、檀道济及江总等勋贵名流的故居都在这里。古人有诗单道桃叶渡一带风景:

“青溪水上青山浮,青溪阁外连青楼,主人爱此溪上住,开阁正对青山头。”

“驱车来往桃叶渡,渡头歌管喧盈路,金陵惟此行乐地,可惜为官不得住。””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