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96章 漫漫谪贬路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官员们又来到开元观,远远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人坐在树荫下,官员们告诉王昌龄,这位白发老翁就是开元观观主黄炼士。大家走近,王昌龄上前打招呼:“黄道长,好逍遥呀,在这里修炼内丹?”

“敢问信士是……”

“尘世凡夫王昌龄向大仙作揖了。”

“哟,王昌龄?信士就是大诗人王昌龄?”

“是的,大仙有何吩咐?”

“谈不上吩咐,贫道久闻王信士大名,也很喜欢王信士的诗,今日你王信士居然到我开元观来了,贫道没有别的所求,就求王信士两首诗,来,文房四宝都在这里,王信士就写吧。”

官员们都笑了,说:“这黄炼士好贪心,一下就要别人写几首。”田太守问:“黄大仙,你到底要王信士写几首诗?”

黄炼士伸出三个指头:“最少这个数。”

王昌龄笑笑,提笔在手,略加琢磨,标题就想好了,只见王昌龄手中拿纸笔龙飞凤舞般挥动起来,众官员和黄炼士一齐把目光投向桌面,只见写道: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慢!群龙无首,天下不是大乱了吗?”王昌龄插言说。

黄道士笑笑说:“《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官员们听到这里,一齐夸赞道:“黄大仙果然高见!果然高见!”

官员们要离开龙兴观了,王昌龄说:“谢谢黄大仙指点,凡人王昌龄有一首诗送给仙师,请仙师听好了,题目就用《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诗云:‘斋心问易太阳宫,八卦真形一气中。仙老言余鹤飞去,玉清坛上雨蒙蒙。’”

“好诗,有王信士这首诗,我龙兴观也蓬荜生辉了。”

其一: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其二: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其三:“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这天,王昌龄要离开武陵了,泸溪的司马太守也同行。武陵田太守设宴饯别,袁县丞也来陪酒。王昌龄用一首《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作为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6章 漫漫谪贬路 (第2/3页)

过是道家的信仰,就跟佛教相信菩萨一样。但是王昌龄对佛道理论也颇感兴趣,于是问黄道士:“从理论上说,这炼丹术跟《道德经》有关系吗?”

“有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这些金石草药之类,进了丹炉,经过高温融化,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如果方法得当,达到火候要求,炼出金丹是完全可能的。”

“不过在凡人昌龄看来,道家理论最深不可测的还是《易经》,我王昌龄对《易经》钻研数十年,仍然还有不少东西琢磨不透,像那‘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为什么小人物就只能‘见龙在田’而得不到实惠,而总是‘利见大人’呢?为什么只有大人物才能得到好处,而平民百姓这些小人总是得不到好处呢?”

黄道士笑笑:“这就要看你对六十四卦卦辞的理解。据老道理解,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合,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上九,亢龙有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