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104章 龙标学堂开学典礼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又有在诚州任职的薛大慕名而来,这薛大乃是安陆人,在诚州任期届满回老家,王昌龄用一首《送薛大赴安陆》作为留别,诗曰:

“津头云雨暗湘山,迁客离忧楚地颜。遥送扁舟安陆郡,天边何处穆陵关。”

这天,王昌龄收到陶副使的信,拆开一看,王昌龄又傻眼了。原来信中说,五月间,南海郡太守刘巨鳞犯罪,被判死刑。陶副使受到牵连,被谪贬为诚州罗蒙县县尉。

王昌龄没有忘记,当年自己在江宁任县丞,陶副使在扬州府任二把手,曾经得到陶副使的关爱,自己对这位上司也颇怀敬重。后来陶副使调任南海郡二把手,王昌龄曾经有诗留别,那首诗写的是:“《别陶副使归南海》: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想不到现在因一把手犯罪受牵连,竟然也被谪贬到罗蒙县那穷乡僻壤来了。王昌龄想到这里,心里不是滋味,一首《寄陶副使》寄托了王昌龄对陶副使的安慰,诗曰“闻道将军破海门,如何远谪渡湘沅。春来明主封西岳,自有还君紫绶恩。”

皇甫五在龙标呆了三天,临行时,王昌龄用一首《别皇甫五》作为留别,诗曰:

“溆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接着又有在沅州任职的任五来访。任五是桂林人,因回桂林看家,路经龙标,闻王昌龄大名,特意来县府拜访王昌龄。王昌龄把任五带到芙蓉楼,设宴款待。临行,王昌龄用一首《送任五之桂林》作为留别,诗曰: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又有魏二来访,王昌龄用一首《送魏二》作为留别,诗曰:

第104章 龙标学堂开学典礼 (第3/3页)

上,王昌龄要到处跟客人们说说话,跟客人们同饮一两杯酒。

眨眼到了五月,王昌龄开始考虑书院的筹备工作。王昌龄打算把龙标书院的院址放在城西学宫附近,这里处于赤宝山麓,而且跟龙标学堂不远,今后可以把这一带发展成为龙标县的文化中心区域。

王昌龄住进了芙蓉楼的消息迅速传开,远远近近的官员和名流纷纷前来欣赏王昌龄的杰作。这天,溆浦的皇甫五来访,酒宴上,王昌龄问起一千多年前三闾大夫流放沅湘到达溆浦的情景,皇甫五说,屈原曾在溆浦度过八年的时光,三闾大夫的足迹让溆浦的山水具有了历史神韵。屈原在溆浦流放期间,写下了众多脍灸人口的诗篇,如《山鬼》、《桔颂》、《国殇》等等。

楚顷襄王时期,屈原第二次被放逐,当时秦国扣押楚怀王为人质,要求楚国割让黔中郡,怀王拒绝割让,竟死于秦国。怀着对怀王的崇敬和怀念,屈原决定看看黔中郡这块地方。皇甫五还问王昌龄,屈原在溆浦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史迹,王县尉想不想去浏览一番?王昌龄说,眼下事情还多,过些时候要来溆浦看看。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