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114章 武冈访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王昌龄这么一对比,就觉得这武冈的溶洞比起燕京那云水洞真的是小巫见大巫,差一大截了。王昌龄还听人说起过

桂省临桂县七星岩、芦笛岩等著名溶洞。

第二天,程柴二位带着王昌龄三人来到城西十多里的云山脚下,抬头望山顶,隐隐约约看不到顶端。但见高耸若云,让人感到缥缈神奇。

程主薄介绍,这是一座文化历史悠久的名山,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云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繁多,有“一瀑飞涛,仙桥横汉”等十景。一行人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家走进文庙。王昌龄注意文庙的建筑特点。庙宇为宫殿式建筑风格,内有二十四幅天花藻井彩绘,有五彩如意斗拱。柱础上的石刻、大成殿梁架以及重檐翘角的装饰,工艺精湛,蕴含着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

一行人向着城东两三里的地方走去。途中经过一口古井,程主薄介绍说,你们别小看这口井,它的井水源头来历不简单。有人做过实验,证明这口井与桃花源武陵溪相通,所以把这口井命名为“武陵井”,是湖南二十八口古井之一,与长沙的白沙井、洞庭湖君山的柳毅井齐名。

大家继续前行。前面出现一个洞口,程主薄说:“王县尉你看那个洞,我们要看的就是那个洞。石洞的上方不是题着‘别有洞天’吗?王县尉你到了那里面就知道了。”王昌龄心想,也许就是那种溶洞吧。

一行人进入洞内,没走得几步,里面豁然开朗起来,正是一个溶洞,只见里面各种各样形状的石钟乳、石笋目不暇接。

王昌龄想起那年游燕京,曾经到过一个溶洞,好像是叫着“云水洞”吧,洞深一里多路,自然形成六个大厅。第一大厅高和宽都有十七八丈。厅内景物有卧虎岩,黑龙潭,二龙把门,半悬山,起火洞等景致。第二大厅有南佛、盐山、枣儿栗子山、狮子望莲、石人、二龙戏珠、攀天大柱、卧佛等景致。厅内的攀天大柱最引人注目,这是一个高十一二丈的石笋,真的像擎天的柱子一般壮观。第三厅、四厅、五厅、六厅的景致也十分赏心悦目,那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自然景色千姿百态,实为稀奇。“十八罗汉堂”,一群石罗汉前呼后拥,错落有致,形态各异、俨然是一座庄严肃穆的道场,让人不可思议。

第114章 武冈访友 (第2/3页)

!”王昌龄提议。

“对,还是这杜康老祖宗好,发明这个好东西,来来来,干!一起干!”

第二天,程柴二位陪同王昌龄浏览周围景点和名胜古迹。大家向城东的文庙走来。刚刚来到文庙的大门口,王昌龄三人就被两棵奇特的古树所吸引,只见两棵巨大的古树主干从庙门口两侧向中间倾斜伸展,在庙门正中上方搭成“十”字,然后两棵树茂密的枝叶就层层叠叠地融合成一个巨大的伞形树冠。

程主薄介绍,这是两棵银杏树,是东晋陶渊明的祖父陶侃亲手栽的。陶侃曾任武冈县令,在此地选址办学宫,并亲手在学宫大门前种下了两棵银杏。现在文庙的前身就是当年的学宫。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